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其四石笋峰》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其四石笋峰》全文
明 / 卢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崒玉抽灵森远峤,清苞簇阵锐先锋。

不须枝附皆成竹,才出陂来便是龙。

雨过苍玕凌上汉,雪残紫箨挺严冬。

江城慈母山摇落,谁为移归孝子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石笋峰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

首先,“崒玉抽灵森远峤”,开篇即以“崒玉”形容石笋峰的质地,犹如精美的玉石,透露出一种高洁之气。接着,“清苞簇阵锐先锋”,进一步描绘石笋峰的形态,如同簇拥的清秀苞蕾,锐利而充满生机,展现出其独特的先锋姿态。这两句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地展现了石笋峰的自然风貌和精神气质。

“不须枝附皆成竹,才出陂来便是龙”,这两句诗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石笋峰比作竹与龙,竹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龙则代表着威严与神圣。诗人以此表达对石笋峰独特魅力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自然力量与生命奇迹的敬畏之情。

“雨过苍玕凌上汉,雪残紫箨挺严冬”,这两句描绘了石笋峰在不同季节中的景象。雨后,苍翠的竹子直插云霄,雪后的紫箨(竹叶)依然挺立,展现出石笋峰无论是在湿润还是寒冷的环境中,都能保持其坚韧与生机。这种不畏艰难、顽强生长的精神,正是诗人所要赞美的。

最后,“江城慈母山摇落,谁为移归孝子峰”,诗人将石笋峰与慈母山、孝子峰相提并论,表达了对石笋峰崇高地位的认可。同时,也暗示了石笋峰如同慈母般守护着这片土地,又如孝子般忠诚于这片土地,体现了诗人对石笋峰深厚的情感寄托。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石笋峰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景观的壮美,更蕴含了对生命、自然与人文情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卢宁
朝代:明

卢宁(一五○三—一五六一),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猜你喜欢

大风诗次韵

阴壑霜飞应早冬,又拈骚笔赋雄风。

山河只在寒声里,草莽同归杀气中。

黯黯尘沙飞白昼,飘飘鹰隼上晴空。

曾闻汉主歌丰邑,猛士能成万里功。

(0)

暇日阅谢检校叔宾诗集

北极开薇省,东山筑草堂。

斯人兼吏隐,盛代有辉光。

用法元师汉,吟诗更拟唐。

深惭策驽骀,犹欲并腾骧。

(0)

题陈氏学堂山房

宦族宗秦国,山居扁学堂。

古今留翰墨,草木有辉光。

倚剑丹霄近,看书白日长。

何当借云榻,共话到羲皇。

(0)

哀诗录寄富溪朱孝子且以自哀吾母云

吾母久已殁,汝母亦不存。

哀哉不有母,何由生我身。

幼小俱失怙,丧乱家益贫。

衣食仰慈母,教育乃成人。

母殁身独在,再见嗟无因。

慈乌未返哺,哀鸣夜达晨。

呼天杳不闻,痛恨何由伸。

母德实深厚,至哉比坤元。

报答恐无地,扬立当显亲。

曾参有明训,与子书诸绅。

(0)

自叹一首示赞贯二子

少壮颇疏懒,老至精神疲。

虽耽古人书,昼诵夕已遗。

拊髀常自叹,人生果何为。

良田不耘耔,年登恒苦饥。

为学不勉励,岁月空自驰。

悔悟虽已晚,践履斯其时。

作诗示汝曹,盛年当勉之。

(0)

寒夜自释

掩卷坐良久,自伤还自释。

时命偶未遭,诗书其可惜。

囊中有焦桐,取之还拂拭。

应有知音人,一弹三叹息。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