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帘透,月黄昏。倩谁春。留秾影,鬓香分。
翠屏空,楼燕断,欲消魂。红珠堕,奈何人。艳歌闻。
初融粉,试残熏。麝兰丛,罗绮队,玉钗横。
重帘透,月黄昏。倩谁春。留秾影,鬓香分。
翠屏空,楼燕断,欲消魂。红珠堕,奈何人。艳歌闻。
初融粉,试残熏。麝兰丛,罗绮队,玉钗横。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夜月色下的闺中景象。"重帘透,月黄昏",透过重重窗帘,映照出淡淡的月光,渲染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凄美的氛围。"倩谁春",词人借问春天,似乎在寻求陪伴或慰藉。
"留秾影,鬓香分",女子的倩影在月光下显得更为娇媚,鬓间的香气随着微风飘散,展现出她的青春与妩媚。"翠屏空,楼燕断,欲消魂",空寂的翠色屏风,楼上的燕子已去,她的心中不禁生出一丝哀愁。
"红珠堕,奈何人",可能是象征着珠泪滑落,表达了女子内心的无奈和失落。"艳歌闻",远处传来动人的歌声,却只能徒增她的感伤。"初融粉,试残熏",她试图通过轻施脂粉,点燃熏香来排解情绪,但香气的消散更显孤独。
最后三句"麝兰丛,罗绮队,玉钗横"描绘了华丽的闺房陈设,然而这些富贵之物并不能填补她内心的空虚,反而增添了寂寞的色彩。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抒发女子春夜孤独情感的闺怨词,词境婉约,情感深沉。
我忆钱塘雪鬓新,三年东望肺生尘。
那知南浦清湘岸,忽见西湖白阁人。
熟视音姿疑梦寐,便惊风物有精神。
倏然又入千峰去,惆怅孤云野鹤身。
诸方游遍浑如梦,古寺归来独掩扃。
无复诗篇云锦段,但馀心境木蛇形。
高秋霜叶鱼腮赤,落日远山螺髻青。
步尽松阴忽回首,绿萝疏处见溪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