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臂江山犹可撑,韶光上苑正怡情。
了知衣紫胜衣白,不见山人觌面迎。
半臂江山犹可撑,韶光上苑正怡情。
了知衣紫胜衣白,不见山人觌面迎。
这首诗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题马麟花卉小帧(其二)上苑韶光》。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江山之美与春日之景的和谐共存。
首句“半臂江山犹可撑”,以“半臂”比喻江山的一半,形象地表达了江山虽大,但仍有未被完全掌握或征服的部分,引人深思。同时,“撑”字赋予了江山一种动态感,仿佛江山在诗人的手中得以支撑,充满了力量与希望。
次句“韶光上苑正怡情”,将时间限定为“韶光”,即美好的时光,与“上苑”——皇家园林相呼应,营造出一幅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里,“怡情”二字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带给人们的愉悦心情,也暗含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后两句“了知衣紫胜衣白,不见山人觌面迎”,则从服饰的角度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衣紫”与“衣白”的对比,暗示了权力、地位的象征意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身份、地位的思考。其中,“了知”一词表明了诗人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不见山人觌面迎”则可能寓指了诗人对于真正意义上的亲近自然、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的向往,与前文的繁华景象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独特见解,既富有画面感,又富含哲理,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魅力。
我愿匹马飞腾遍九州,如今苦无騕袅与骅骝。
葛陂之龙又难致,兀兀安得忘吾愁。
幸馀一事差可喜,云山万里芒鞋底。
曳杖行穿嶓冢云,试茶手挹香溪水。
江西山水增怪奇,疏山之名旧所知。
惜哉不见侏儒师,尚想薪水俱空时。
寺门欲近山若拆,老树苍崖含古色。
挂包便住吾岂能,一来要是疏山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