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词变.太平时·其四回前调》
《词变.太平时·其四回前调》全文
清 / 丁澎   形式: 词  词牌: 添声杨柳枝

烛银消尽夜筝闻。欲愁君。玉红垂处几多痕。

试襕裙。竹窗吹雨湘帘卷,正销魂。

渌江双燕送残春。未归人。

(0)
鉴赏

这首清代丁澎的《词变·太平时(其四)回前调》是一首抒写闺中女子在宁静夜晚思念远方之人的词作。开篇“烛银消尽夜筝闻”,描绘了夜深人静之时,女子独自点燃的蜡烛已燃尽,唯有筝声穿透夜色,显得格外清晰。这暗示了她的孤独与期待。

“欲愁君”三字,直接表达了女子心中的愁绪,她似乎在为远方的爱人担忧,这份愁绪源于对他的深深思念。“玉红垂处几多痕”,通过描绘女子衣带上的泪痕,进一步渲染了她内心的哀愁和对过去的回忆。

“试襕裙”一句,可能是在描述女子试穿衣物的动作,暗示她在等待某个特殊的日子或期待某个人的到来,同时也在借此打发时间,排解寂寞。“竹窗吹雨湘帘卷”,窗外的竹叶在风雨中摇曳,湘帘轻轻卷起,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幽深的氛围,更显女子的孤独与落寞。

“正销魂”四字,直抒胸臆,道出了女子此刻心神恍惚、黯然神伤的状态。最后,“渌江双燕送残春,未归人”,以春天将逝,燕子成双,反衬出女子的形单影只,以及对远行未归的爱人的深深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场景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女子在太平时代背景下深深的闺怨之情,寓情于景,感人至深。

作者介绍

丁澎
朝代:清

丁澎(1622~1686)字飞涛,号药园,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初著名回族诗人。其祖父丁鹤年是明朝(1368~1644)著名诗人。与同乡吴百朋、陆圻、紫绍炳、陈廷会、孙治、沈谦、毛先舒、虞黄吴、张纲孙合称为“西岸十子”、“西泠十子”。
猜你喜欢

虎洞

灵山通上界,羸马涉遥岑。

天净峰如掌,风悲虎出林。

空岩春昼冷,石洞夜坛阴。

渐悟真如性,还同出世心。

(0)

郊外水亭小集·其三

清歌袅袅两妖童,尼酒题诗兴转工。

拾翠女来虚槛外,分蔬人立小畦中。

落花扑面都如雪,密树宜亭不碍风。

怪得夜来乡梦好,穿云直入武陵东。

(0)

广陵偶题二首·其一

岁月随人去,风尘可自如。

偶然流泪处,翻著旧时书。

(0)

送唐生上京八韵

江头春日高,看尔乘流去。

淑气澹宜人,淮山雨边曙。

田鼠方化頠,岸柳未成絮。

倾囊贮诗草,抚诵自厌饫。

醵酒噭花神,江山发灵助。

长安九天高,文章满朝著。

男儿笔札间,往往收名誉。

时复梦江南,羁魂向谁语。

(0)

汉口

百货云屯见鄂州,帆樯如栉蔽江流。

天边斜雨挂烟树,江上夕阳明酒楼。

如此山川移客枕,为寻形势踏渔舟。

十年后事非今日,此地旌旗万古愁。

(0)

湖上杂诗·其二

湖心风乍起,云影暗雷峰。

但觉波光白,不知烟翠浓。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