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汝临归血泪流,苦情都入我心头。
本为世道千年虑,适到家门百口忧。
幽地北风留父久,远山寒雨重儿愁。
圣朝不易朱云槛,终许残生遂首丘。
闻汝临归血泪流,苦情都入我心头。
本为世道千年虑,适到家门百口忧。
幽地北风留父久,远山寒雨重儿愁。
圣朝不易朱云槛,终许残生遂首丘。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爵所作的《遣偲男归秦(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儿子即将离家归秦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儿子的不舍和担忧,也有对家庭团聚的渴望与无奈。
首句“闻汝临归血泪流”,直接描绘了诗人得知儿子即将离家时内心的痛苦与悲伤,泪水如血般流淌,形象地表现了深沉的离别之痛。
接着,“苦情都入我心头”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所有的忧虑、不舍、牵挂都凝聚在心中,强调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重负担。
“本为世道千年虑,适到家门百口忧”,这两句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既考虑了社会的长远发展,也关注着家庭的近切需求,体现了诗人作为父亲的责任感与对未来的忧虑。
“幽地北风留父久,远山寒雨重儿愁”,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北风的长久停留象征着时间的漫长等待,远山寒雨则加重了儿子离家的愁绪,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等待。
最后,“圣朝不易朱云槛,终许残生遂首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死后归葬故土的期待。这里引用了“朱云槛”的典故,比喻朝廷的恩遇不易得,但最终还是希望能在故乡安息,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家族传统的尊重。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亲情的深切关怀,又有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感,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风日迫佳节,一川秋意昏。
临高分石磴,却立数烟村。
楚制随云物,蛮花照酒痕。
龙山嗟未久,蓝水想空存。
鸿雁频收唳,茱萸几断魂。
拍肩寻熟路,登阁换馀樽。
钟梵规绳阔,亲朋笑语温。
加笾携海峤,闻笛忆乡园。
梦记南柯守,兵看左角奔。
诗凡羞晋宋,发短任乾坤。
汝辈禅心起,今生道眼浑。
不知东嶂外,滟滟涌金盆。
天方六月暑,君有千里行。
相从苦不款,惜别难为情。
发轸子胥山,落帆石头城。
火云午尤奇,水风晚更清。
辉辉萤自烛,嘒嘒蝉争鸣。
今代太史氏,昔者兰台英。
人如晋宋间,诗与颜谢并。
吾君志恢复,求士出至诚。
玉堂紫微省,待子来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