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遣偲男归秦·其二》
《遣偲男归秦·其二》全文
明 / 杨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闻汝临归血泪流,苦情都入我心头。

本为世道千年虑,适到家门百口忧。

幽地北风留父久,远山寒雨重儿愁。

圣朝不易朱云槛,终许残生遂首丘。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爵所作的《遣偲男归秦(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儿子即将离家归秦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儿子的不舍和担忧,也有对家庭团聚的渴望与无奈。

首句“闻汝临归血泪流”,直接描绘了诗人得知儿子即将离家时内心的痛苦与悲伤,泪水如血般流淌,形象地表现了深沉的离别之痛。

接着,“苦情都入我心头”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所有的忧虑、不舍、牵挂都凝聚在心中,强调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重负担。

“本为世道千年虑,适到家门百口忧”,这两句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既考虑了社会的长远发展,也关注着家庭的近切需求,体现了诗人作为父亲的责任感与对未来的忧虑。

“幽地北风留父久,远山寒雨重儿愁”,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北风的长久停留象征着时间的漫长等待,远山寒雨则加重了儿子离家的愁绪,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等待。

最后,“圣朝不易朱云槛,终许残生遂首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死后归葬故土的期待。这里引用了“朱云槛”的典故,比喻朝廷的恩遇不易得,但最终还是希望能在故乡安息,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家族传统的尊重。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亲情的深切关怀,又有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感,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杨爵
朝代:明

(1493—1549)陕西富平人,字伯珍,一字伯修。二十岁始读书,常边耕边读。同郡韩邦奇录为弟子。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奉使湖广,见饥民割尸肉为食,还言虽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亦无补于饥寒之众。郭勋用事,世宗经年不视朝,日夕建斋醮。而大臣夏言、严嵩以元旦微雪,作颂称贺。爵乃上书极谏,忤帝,下诏狱拷讯几死。历五年获释,抵家甫十日,复逮系狱,又三年始释。卒谥忠介。有《杨忠介集》、《周易辨说》等。
猜你喜欢

九日与数客登善福院之绝顶晚饮茗饮阁予以病先归赋十二韵

风日迫佳节,一川秋意昏。

临高分石磴,却立数烟村。

楚制随云物,蛮花照酒痕。

龙山嗟未久,蓝水想空存。

鸿雁频收唳,茱萸几断魂。

拍肩寻熟路,登阁换馀樽。

钟梵规绳阔,亲朋笑语温。

加笾携海峤,闻笛忆乡园。

梦记南柯守,兵看左角奔。

诗凡羞晋宋,发短任乾坤。

汝辈禅心起,今生道眼浑。

不知东嶂外,滟滟涌金盆。

(0)

浣溪沙·其四

碧玉栏干白玉人。倚花吹叶忍黄昏。

萧郎一去又经春。

眉澹翠峰愁易聚,脸残红雨泪难匀。

纤腰减半绿罗裙。

(0)

好事近·其二

春雨挠元宵,花绽柳眠无力。

风峭画堂帘幕,卷金泥红湿。

王孙开宴聚娇饶,越山洗愁碧。

休说凤凰城里,少年时踪迹。

(0)

题广雅书院

绝业催人过壮年,再来林木亦参天。

棠梨半落春将晚,祠屋长虚草漫沿。

曾见讲堂屯马队,坐闻幽鸟语寒烟。

闲闲且了区中事,池上黄淤已种莲。

(0)

送张巨山

天方六月暑,君有千里行。

相从苦不款,惜别难为情。

发轸子胥山,落帆石头城。

火云午尤奇,水风晚更清。

辉辉萤自烛,嘒嘒蝉争鸣。

今代太史氏,昔者兰台英。

人如晋宋间,诗与颜谢并。

吾君志恢复,求士出至诚。

玉堂紫微省,待子来经营。

(0)

七夕日游仙人洞

蝉引秋风上桂枝,登山临水不胜悲。

兽蹲虎踞石见怪,天划神刓洞出奇。

无复碧蓝鸡刷羽,空馀青栗猬攒皮。

傥分衲子三椽屋,当与仙人五日期。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