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汲古阁》
《题汲古阁》全文
清 / 顾梦麟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千编蠹走鱼,三写焉成乌。

流传不足征,笔削何如无?

寻源准之宋,正讹同索逋。

旁观昧所从,或谓正者诬。

古今几纪载,半讫余已图。

当时两官书,将恐供樵苏。

何况正史外,百杂如散珠。

一阁此贯穿,上下缥缃俱。

我来耳目眩,譬海泛一壶。

尝闻莲华藏,亦假轮藏扶。

熏染即其缘,经言岂欺吾?

(0)
鉴赏

这首诗《题汲古阁》由清代诗人顾梦麟创作,通过诗中对“汲古阁”的描绘与感慨,展现了作者对于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承的深思。

诗中首先以“千编蠹走鱼,三写焉成乌”开篇,形象地描述了古代文献在流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失真,如同书籍被蛀虫侵蚀,多次传抄后内容可能变得模糊不清。接着,“流传不足征,笔削何如无?”表达了对文献整理与校勘的必要性,认为如果没有正确的校订和删改,可能会导致历史记载的混乱与失真。

“寻源准之宋,正讹同索逋”,指出应该以宋代的文献为参考,纠正错误,寻找并排除谬误。然而,“旁观昧所从,或谓正者诬”,也反映了在文献整理过程中,人们可能会对正确版本产生怀疑,甚至误解。

“古今几纪载,半讫余已图”,感叹历史记载的繁复与复杂,即使经过了无数的记录与整理,仍然难以完全准确地反映历史真相。接下来,“当时两官书,将恐供樵苏”,提到古代官方文献可能因各种原因而存在不完整或不准确的情况,这些文献或许只能用于日常生活的简单需求。

最后,“一阁此贯穿,上下缥缃俱”,表达了对“汲古阁”这样一个集中整理与保存古代文献场所的赞美,认为它能够系统地收集和展示古代书籍,使得上下几千年的知识得以连贯呈现。而“我来耳目眩,譬海泛一壶”,则以个人的感受,比喻自己仿佛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漂浮,面对如此丰富的文献感到眼花缭乱。

“尝闻莲华藏,亦假轮藏扶”,引用佛教中的概念,进一步强调了知识与智慧的积累与传承。而“熏染即其缘,经言岂欺吾?”则表达了对知识与道德修养之间关系的思考,认为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可以达到内心的纯净与智慧的提升,不会欺骗自己。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于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承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对知识与智慧追求的执着精神。

作者介绍

顾梦麟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巴里坤

伊州北度岭崔巍,浑看穹庐四面围。

蒲类自为耕牧地,满城风景雪花飞。

(0)

瓜果四首·其三

果树成林万颗垂,瑶池分种最相宜。

焉耆城外犁千树,不让哀家独擅奇。

(0)

巡幸子牙河建坝诗二首·其一

暂别宫槐幸子牙,近村处处少人家。

清和微署浮畦麦,绿树初荫接岸沙。

堤外草荒艰籽粒,淀中水浅捕鱼虾。

黄童白叟望霖雨,霖雨先施莫自赊。

(0)

白云书舍

白云飞绕秦川山,山中人与云俱閒。

黄金满籯未足贵,贮书万卷不为难。

书日益多心益喜,欲把箕裘遗诸子。

天上楼成忽见招,身后经传竟谁是。

丁宁为语结发人,我死儿存书可亲。

莫言孤寡即消落,当知富贵须辛勤。

妻贤子孝念遗训,下帷读书初发愤。

十载犹闻佔毕声,九霄忽睹鲲鹏运。

虎榜春题姓字香,簪缨曳绂在周行。

乌府争看新锦绣,白云还忆旧山房。

山房书在人已逝,慈颜远隔萦离思。

一望云山更怆神,独宿霜台不成寐。

昨来北阙荷恩荣,褒封应慰倚门情。

郎官追赠贲幽壤,昼绣东来别上京。

上京渐远云渐近,浙水东头是乡郡。

昔年猿鹤骇衣冠,此日风云护门径。

綵衣舞罢望天门,思将忠赤答君恩。

焉能久作林泉客,还欲离家辞白云。

(0)

题兰石寄王善学

清源先生乡达尊,昔以通家拜函丈。

别来四十有三年,至今仪形劳梦想。

当时令子朴且真,与我相欢亦长往。

有孙今传祖父业,授徒假馆双江上。

不随尘俗混驱驰,但以诗书待咨访。

潜心篆籀积岁年,往往挥毫作题榜。

我虽闻之未识面,已为名家动歆赏。

玉堂侍读重同宗,万里暌违心怏怏。

此图寄赠有微意,我为题诗叙畴曩。

清贞比德兰与石,珍重幽人在林莽。

(0)

题升龙

阳德中正,与时偕行。乾元九五,天下文明。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