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数过仙岩寺,曾欠仙岩寺里诗。
石笋凌空摇兔影,玉莲满地托龙池。
不缘飞锡窥天竺,何自乘槎觅汉机。
我已仙游依白发,遥从海上问摩尼。
昔年数过仙岩寺,曾欠仙岩寺里诗。
石笋凌空摇兔影,玉莲满地托龙池。
不缘飞锡窥天竺,何自乘槎觅汉机。
我已仙游依白发,遥从海上问摩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仙岩寺的追忆与向往之情,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仙岩寺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神秘氛围。
首联“昔年数过仙岩寺,曾欠仙岩寺里诗”,诗人回忆起过去多次造访仙岩寺,却未能留下诗篇,表达了对未能及时记录下仙岩寺美景的遗憾。
颔联“石笋凌空摇兔影,玉莲满地托龙池”,生动描绘了仙岩寺周围石笋高耸入云,仿佛在空中摇曳着月兔的身影;而玉莲则铺满了大地,映衬着龙池的碧波,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颈联“不缘飞锡窥天竺,何自乘槎觅汉机”,这里运用了佛教和神话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然未能亲临天竺或探寻汉代的机巧,但心中对仙岩寺的向往如同飞锡窥探天竺,乘槎寻找汉机一般强烈。
尾联“我已仙游依白发,遥从海上问摩尼”中,“我已仙游依白发”暗示诗人虽已年老,但仍心怀仙游之梦,对仙岩寺的向往如同白发老人对仙境的追寻。“遥从海上问摩尼”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向往,仿佛诗人正从遥远的海上向摩尼(佛教中的智慧之光)寻求指引,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仙岩寺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与追求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执着,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昔年曾侍朝元殿,虎豹守关龙驭辇。
凤皇在薮麟在郊,济济四灵俱入献。
圣皇端拱垂衣裳,大韶击拊谐宫商。
至和感召及群物,凤仪兽舞争趋跄。
就中于莬引三子,炳炳文章妥其尾。
驯然拜跪伏阑圈,天子见之心亦喜。
一从宦辙走西东,几年不复见汝容。
良工笔态巧为此,将汝置之图画中。
目光射人威百步,意气扬扬甚虓武。
一声长啸岩壑间,疑有凄风振林薮。
举头高为城,掉尾长为旌。
生狞虽可畏,犹识子母情。
一儿顾其母,一儿跳且舞。
一儿当母前,相向得其所。
怡怡不见怒与嗔,但觉哺乳恒相亲。
磨牙吞噬向百兽,乃能骨肉全天真。
君不见魏家良将初授钺,子肉遗之甘饱啜。
又不见广武城头翁就烹,一杯欲索分其羹。
何事人心忍为此,争如物性仁恩明。
更忆弘农施化理,斓斑渡河还负子。
胡为仓卒弃吾儿,天岂无知天不畀。
人言虎猛,我言虎良,母慈子爱,蔼乎一堂。
曾参之养闵子孝,对此为君歌慨慷。
《母子虎图为前人题》【明·倪谦】昔年曾侍朝元殿,虎豹守关龙驭辇。凤皇在薮麟在郊,济济四灵俱入献。圣皇端拱垂衣裳,大韶击拊谐宫商。至和感召及群物,凤仪兽舞争趋跄。就中于莬引三子,炳炳文章妥其尾。驯然拜跪伏阑圈,天子见之心亦喜。一从宦辙走西东,几年不复见汝容。良工笔态巧为此,将汝置之图画中。目光射人威百步,意气扬扬甚虓武。一声长啸岩壑间,疑有凄风振林薮。举头高为城,掉尾长为旌。生狞虽可畏,犹识子母情。一儿顾其母,一儿跳且舞。一儿当母前,相向得其所。怡怡不见怒与嗔,但觉哺乳恒相亲。磨牙吞噬向百兽,乃能骨肉全天真。君不见魏家良将初授钺,子肉遗之甘饱啜。又不见广武城头翁就烹,一杯欲索分其羹。何事人心忍为此,争如物性仁恩明。更忆弘农施化理,斓斑渡河还负子。胡为仓卒弃吾儿,天岂无知天不畀。人言虎猛,我言虎良,母慈子爱,蔼乎一堂。曾参之养闵子孝,对此为君歌慨慷。
https://shici.929r.com/shici/4qnx83Ttt.html
大鹏因风起,遨游隘八极。
若非风歇时,健翮未能息。
咄彼藩篱鴳,自谓有馀力。
一飞寻丈间,胡可妄夸饰。
骐骥困盐车,长鸣逵路侧。
蛟龙既失水,何以生羽翼。
我欲补衮衣,有线成五色。
用舍姑伺时,素心谅无惑。
三良昔事君,志期补阙遗。
所以各献忠,殷勤在防微。
眷任日益隆,随君侍燕私。
腹心既已托,谋谟入彤帷。
君恩有如此,臣职胡敢亏。
生死各有命,安能与同归。
古无殉葬礼,斯事诚乖违。
治命弗克遵,霸业何足希。
伤哉黄鸟篇,深为斯人悲。
讽咏未终什,能不泪沾衣。
岁晷无停运,循环安得穷。
乾坤育万物,藐余亦在中。
缅唯赋与理,初无啬与丰。
践形何寥寥,黾勉继前风。
子今佐百里,善政克始终。
颜面无矜色,慊然守谦冲。
为邑既如此,治道岂不隆。
行看著声誉,可以齐高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