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行太皇太后哀辞》
《大行太皇太后哀辞》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手定中兴四纪周,女中尧舜古无俦。

冲龄忍见三朝嬗?末命犹廑万祀谋。

危事易言臣自失,狂夫一得圣常收。

遭逢元佑无微效,晚绝攀号但涕流。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陈宝琛所作,悼念大行太皇太后。诗中以“手定中兴四纪周”开篇,表达了对太皇太后在国家复兴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的高度赞扬。接下来,“女中尧舜古无俦”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她的非凡才能和德行,将她与古代的贤明女性领袖相提并论。

“冲龄忍见三朝嬗?”这一句则表达了对太皇太后在位期间,国家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的深切感慨,展现了她面对政治动荡时的坚韧与智慧。而“末命犹廑万祀谋”,则体现了她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心系国家长远的规划与考虑,展现出其深沉的责任感和远见卓识。

“危事易言臣自失,狂夫一得圣常收”,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太皇太后在处理国家危机时的冷静与理智,以及她对臣子的宽容与理解。同时,也暗示了在她的领导下,国家能够从混乱中恢复稳定。

最后一句“遭逢元佑无微效,晚绝攀号但涕流”,表达了诗人对太皇太后去世的哀痛之情。尽管在她生前未能尽到更多的效忠与服务,但在她离世后,诗人只能以泪水表达对她的深深怀念与敬仰。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太皇太后卓越功绩的颂扬,也是对其逝世的深切哀悼,体现了陈宝琛对这位伟大女性的崇高敬意。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象人

被色空成象,观空色异真。

自悲人是假,那复假为人。

(0)

戍卒伤春

连年戍边塞,过却芳菲节。

东风气力尽,不减阴山雪。

萧条柳一株,南枝叶微发。

为带故乡情,依依籍攀折。

晚风吹碛沙,夜泪啼乡月。

凌烟阁上人,未必皆忠烈。

(0)

代挽歌

独处重冥下,忆昔登高台。

傲岸平生中,不为物所裁。

埏门只复闭,白蚁相将来。

生时芳兰体,小虫今为灾。

玄鬓无复根,枯髅依青苔。

忆昔好饮酒,素盘进青梅。

彭韩及廉蔺,畴昔已成灰。

壮士皆死尽,馀人安在哉。

(0)

至广陵于马上作诗

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

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

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

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

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

古公宅岐邑,实始剪殷商。

孟献营虎牢,郑人惧稽颡。

充国务耕殖,先零自破亡。

兴农淮泗间,筑室都徐方。

量宜运权略,六军咸悦康。

岂如东山诗,悠悠多忧伤。

(0)

咏三良

弹冠乘通津,但惧时我遗。

服勤尽岁月,常恐功愈微。

忠情谬获露,遂为君所私。

出则陪文舆,人必侍丹帷。

箴规响已从,计议初无亏。

一朝长逝后,愿言同此归。

厚恩固难忘,君命安可违!

临穴罔惟疑,投义志攸希。

荆棘笼高坟,黄鸟声正悲。

良人不可赎,泫然沾我衣。

(0)

贺庆桂寿联

龙门世泽华跗盛;鲸海威名草木知。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