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色空成象,观空色异真。
自悲人是假,那复假为人。
被色空成象,观空色异真。
自悲人是假,那复假为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从内容上看,它探讨的是真与假、自我与他人的哲学问题。诗人通过“色空”和“象”的对比,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虚幻感和对个人身份认同的困惑。
首句“被色空成象”,意味着外部世界的颜色和形态构成了我们心中的一种形象或认识。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我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往往是基于表面的、显现给我们的东西。紧接着,“观空色异真”则进一步深化这一观点,暗示即便是对空无色的观察,也可能导致我们看到的是与真实不同的东西。这两句诗实际上是在探讨认识论问题,即我们能否真正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最后两句“自悲人是假,那复假为人”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身份认同的悲哀和困惑。这里的“假”,有虚幻、不真实的意味,诗人感到自己作为一个人,是虚构出来的,是不真实的存在。最后一句则更深一步,质疑即便是假装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也不过是在做伪装。这两句情感强烈,表达了诗人对个人身份和社会角色的迷茫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困惑,是一篇深具思想性和文学价值的佳作。
圣神御宸极,朝宗众流奔。
三正乃迭建,万化归一元。
元经大一统,表揭开蒙昏。
周纲既陵夷,七雄相并吞。
晋纪忽中绝,五部涨妖氛。
唐风复不振,五季尤纷纭。
商丘肇火德,星纬焕奎文。
道化儗三代,经术规典坟。
一朝杜鹃啼,疋马渡河津。
王业寓南服,继统启后昆。
如何太史氏,编与附庸伦。
南北互讥诮,厚诬多失真。
是非百世下,至公终不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