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胡不归,隔篁鸟声促。
愿乞坏衲衣,裹赠片云绿。
今宵海月圆,佛界万花缛。
留此三尺坪,供我梦来宿。
觅径如叩禅,多歧更多曲。
要使一境开,故作百回伏。
峪南空江流,随势让碞谷。
远自天台来,到此已微浊。
微浊犹自清,何敢濯吾足?
日暮胡不归,隔篁鸟声促。
愿乞坏衲衣,裹赠片云绿。
今宵海月圆,佛界万花缛。
留此三尺坪,供我梦来宿。
觅径如叩禅,多歧更多曲。
要使一境开,故作百回伏。
峪南空江流,随势让碞谷。
远自天台来,到此已微浊。
微浊犹自清,何敢濯吾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头陀岩、百宝台、寿峰塔、清水庵等名胜后,返回江口山时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
首句“日暮胡不归”,以反问形式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接着,“隔篁鸟声促”一句,通过鸟鸣声的急促,暗示时间的紧迫,同时也为下文的归家愿望增添了情感色彩。
“愿乞坏衲衣,裹赠片云绿”两句,诗人以乞求破旧僧衣包裹一片绿色云朵的形式,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珍视与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今宵海月圆,佛界万花缛”描绘了一幅月圆花繁的壮丽景象,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接下来,“留此三尺坪,供我梦来宿”则进一步强调了对这片净土的珍惜,希望能在梦中再次体验这份宁静与美好。
“觅径如叩禅,多歧更多曲”两句,以寻找道路的过程比喻修行之路的曲折与艰难,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探索与追求。
“要使一境开,故作百回伏”表达了诗人为了达到心灵的开阔,不惜经历百般曲折与考验的决心。
“峪南空江流,随势让碞谷”描绘了江水在山谷间蜿蜒流淌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远自天台来,到此已微浊”通过对比,突出了从远方来的清澈与到达此处后的变化,暗含了对尘世的反思与对纯净心灵的向往。
最后,“微浊犹自清,何敢濯吾足?”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保持心灵纯净的坚持,即使外界环境有所改变,也不应轻易染污自己的心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