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构园林寂不哗,疏篱曲径仿山家。昼长吟罢风流子,忽听楸枰响碧纱。
添竹石,伴烟霞。拟凭樽酒慰年华。休嗟髀里今生肉,努力春来自种花。
小构园林寂不哗,疏篱曲径仿山家。昼长吟罢风流子,忽听楸枰响碧纱。
添竹石,伴烟霞。拟凭樽酒慰年华。休嗟髀里今生肉,努力春来自种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园林景象,诗人身处其中,享受着孤独与闲适。"小构园林寂不哗",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园内的静谧,没有喧嚣,只有自然的和谐。"疏篱曲径仿山家"则暗示了园林设计的简朴和贴近山水之趣。
午后时分,诗人悠然自得,吟诵着风雅的诗句,忽然听到楸枰(围棋盘)的声响,打破了片刻的宁静。这声音仿佛来自遥远的记忆,也可能是现实中的片刻欢愉,为诗人平淡的日子增添了几分生动。
"添竹石,伴烟霞",诗人选择竹石作为伴侣,寓含了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同时也增添了园林的诗意。他借酒消愁,希望能借此度过岁月,"拟凭尊酒慰年华",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休嗟髀里今生肉,努力春来自种花",诗人自我宽慰,不必感叹时光荏苒,身体的衰老,而是要积极面对,期待春天的到来,亲自种植花朵,展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于中好》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园林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透露出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的清雅情怀。
玉砌标鲜,雪园风致,似曾相识。
蝉锦霞香,乌丝云湿,吹渴蟾蜍滴。
青青白白,关关滑滑,寒损珠衣狂客。
尽声声、不如归去,归也怎生归得。
含桃红小,香芹翠软,惆怅宜城山色。
百折浮岚,几湾流水,那一些儿直。
落花情味,露花魂梦,蒲花消息。
抚纤眉,织乌西下,为君凝碧。
湖光冷浸玻璃,荡一饷薰风,小舟如叶。
藕花十丈,云梳雾洗,翠娇红怯。
壶觞围坐处,正酒醁吹波红映颊。
尚记得、玉臂生凉,不放汗香轻浃。
殢人小摘墙榴,为碎掐猩红,细认裙褶。
旧游如梦,新愁似织,泪珠盈睫。
秋娘风味在,怎得对银釭生笑靥。
消瘦沈约诗腰,彷佛堪捻。
初弦月挂林梢,又一番西园,探梅消息。
粉墙朱户,苔枝露蕊,淡匀轻饰。
玉儿应有恨,为怅望东昏相记忆。
便解佩、飞入云阶,长伴此花倾国。
诗腰瘦损刘郎,记立马攀条,倚阑横笛。
少年风味,拈花弄蕊,爱香怜色。
扬州何逊在,试点染吟笺留醉墨。
谩赢得、疏影寒窗,夜深孤寂。
谁倚青楼,把谪仙长笛,数声吹裂。
一片乍零,千点还飞,正是雨晴时节。
水晶帘外东风起,卷不尽、满庭香雪,画阑小,斜铺乱飐,翠苔成缬。
袅袅余香未歇。
空怅望音尘,两眉愁切。
翠袖泪干,粉额妆寒,此恨有谁同说。
江南春信无痕迹,余情在、冷烟残月。
梦魂远,兰灯伴人易灭。
开遍寒梅萼。
正东皇、排酥砌玉,幻成楼阁。
十万琼琚仙女队,来趁春光游乐。
向醉里、玉簪轻落。
零乱不知何处去,甚人间、一夜东风恶。
吹起在,画檐角。
参差向晓森如削。
似吴姬、妆残粉指,向人垂著。
好似西园春笋瘦,红锦?
儿乍剥。
且莫遣、儿童敲却。
拟办羔儿香瓮酒,唤刘叉、来醉尊前约。
吟好句,再描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