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晴一雨顿生寒,在笥衣才换夹单。
欲出少留初困淖,于时何俟更滋兰。
榴花照眼将迎节,草树连林未救乾。
忽忆宣城江上句,重门深闭且盘桓。
久晴一雨顿生寒,在笥衣才换夹单。
欲出少留初困淖,于时何俟更滋兰。
榴花照眼将迎节,草树连林未救乾。
忽忆宣城江上句,重门深闭且盘桓。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天气骤然转凉的情景。"久晴一雨顿生寒",诗人感受到雨后的清新与凉意,暗示着季节的转换。"在笥衣才换夹单",说明诗人刚刚更换了较薄的衣物以适应新气候。
接下来的"欲出少留初困淖",写出了雨后道路湿滑,出行变得困难,诗人犹豫不决。"于时何俟更滋兰",则借兰草需要雨水滋润生长,表达对环境变化的期待和对自然规律的感慨。
"榴花照眼将迎节",描绘了石榴花开,鲜艳夺目,仿佛在迎接即将到来的节日,也寓含生机盎然之意。然而"草树连林未救乾",又反映出雨虽下过,但大地仍需更多雨水来缓解干旱。
最后,诗人"忽忆宣城江上句",想起了宣城江边的诗句,可能是在感叹眼前的景色触发了他的诗意。"重门深闭且盘桓",表达了诗人决定暂且停留,沉浸在雨后静谧的环境中,享受这份独特的时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雨后初凉的景象,以及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沉思。
少年好饮酒,饮酒人少过。
今既齿发衰,好饮饮不多。
每饮辄呕泄,安得六府和。
朝酲头不举,屋室如盘涡。
取乐反得病,卫生理则那。
予欲从此止,但畏人讥诃。
樊子亦能劝,苦口无所阿。
乃知止为是,不止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