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海珠寺·其一》
《海珠寺·其一》全文
明 / 梁朝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南汉城边菰叶落,流花桥下水趋东。

烟笼碧树春分后,月浸寒江子夜中。

潮上石沉僧语歇,笛残人去蜡灯红。

分明一幅蓬山景,吹入鹅潭影自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南汉城边夜晚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与人文景观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首联“南汉城边菰叶落,流花桥下水趋东”,开篇即展现出一幅动态与静态交织的画面。菰叶的飘落,象征着季节的更迭,而水流东去,则是时间流逝的隐喻。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暗含着时光流转、万物更替的哲理。

颔联“烟笼碧树春分后,月浸寒江子夜中”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烟雾缭绕的碧树,映衬着夜色中的寒江,月光如水般浸润着江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这里运用了“烟”、“月”、“寒江”等意象,既展现了夜晚的宁静,又蕴含了深邃的情感和思考。

颈联“潮上石沉僧语歇,笛残人去蜡灯红”则将视角转向更为具体的人物活动。潮水上涨,石头被淹没,僧人的谈话声渐息,笛声渐弱,人们离去,留下红红的蜡烛。这一联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夜晚的寂静与人物活动的结束,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尾联“分明一幅蓬山景,吹入鹅潭影自空”总结全诗,将整幅画面比作蓬莱仙境,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向往。同时,“吹入鹅潭影自空”一句,既是对画面的再次强调,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美景所净化,心灵得到了自由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末社会背景下的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梁朝钟
朝代:明   籍贯:广东番禹   生辰:1620-1646

梁朝钟(1620-1646)字未央,广东番禹人,喜欢佛学,著有佛学书《辅法录》。隆武二年,授翰林院检讨,复迁国子监司业。清兵攻陷广州,跳水殉国,被救起,送往清兵处。清兵头目令其剃发,不从被杀,永历朝追赠礼部尚书,谥文贞。著作有《日记录》、《辅法录》、《喻园录》等。
猜你喜欢

永昌陵拘词

丹青史笔敢虚张,功德巍然轶汉唐。
奠玉五回朝上帝,御楼三度纳降王。

(0)

御书飞白玉堂之署四字颁赐禁苑今悬挂已毕辄

玉堂四字重千金,宸翰亲挥赐禁林。
地望转从今日贵,君恩无似此时深。
宴回上苑花初发,麻就中宵月未沈。
衣惹御香拖瑞锦,笔宣皇泽洒春霖。
院门不许闲人入,仙境宁教外事侵。
我直承明逾二纪,临川实动羡鱼心。

(0)

宿友人山居寄司徒相公

雨雪正霏霏,令人不忆归。
地炉僧坐暖,山枿火声肥。
隔纸烘茶蕊,移铛剥芋衣。
知君在霄汉,此兴得还稀。
郢客相寻夜,荒庭雪洒篙。
虚堂看向曙,吟坐共忘劳。
溪冻声全减,灯寒焰不高。
他人莫相笑,未易会吾曹。

(0)

感故府二首

戚戚复戚戚,期怀安可释。
百年金石心,中路生死隔。
新坟应草合,旧地空苔色。
白日灯荧荧,凝尘满几席。
悒悒复悒悒,思君安可及。
永日在阶前,披衣随风立。
高楼暮角断,远树寒鸦集。
惆怅几行书,遗踪墨犹湿。

(0)

送李冠冠善吹中管

匀如春涧长流水,怨似秋枝欲断蝉。
可惜人间容易听,清声不到御楼前。

(0)

闲居秋思呈祥松二公

秋光虽即好,客思转悠哉。
去国身将老,流年雁又来。
叶红堆晚径,菊冷藉空罍。
不得师相访,难将道自开。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