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汉城边菰叶落,流花桥下水趋东。
烟笼碧树春分后,月浸寒江子夜中。
潮上石沉僧语歇,笛残人去蜡灯红。
分明一幅蓬山景,吹入鹅潭影自空。
南汉城边菰叶落,流花桥下水趋东。
烟笼碧树春分后,月浸寒江子夜中。
潮上石沉僧语歇,笛残人去蜡灯红。
分明一幅蓬山景,吹入鹅潭影自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南汉城边夜晚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与人文景观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首联“南汉城边菰叶落,流花桥下水趋东”,开篇即展现出一幅动态与静态交织的画面。菰叶的飘落,象征着季节的更迭,而水流东去,则是时间流逝的隐喻。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暗含着时光流转、万物更替的哲理。
颔联“烟笼碧树春分后,月浸寒江子夜中”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烟雾缭绕的碧树,映衬着夜色中的寒江,月光如水般浸润着江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这里运用了“烟”、“月”、“寒江”等意象,既展现了夜晚的宁静,又蕴含了深邃的情感和思考。
颈联“潮上石沉僧语歇,笛残人去蜡灯红”则将视角转向更为具体的人物活动。潮水上涨,石头被淹没,僧人的谈话声渐息,笛声渐弱,人们离去,留下红红的蜡烛。这一联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夜晚的寂静与人物活动的结束,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尾联“分明一幅蓬山景,吹入鹅潭影自空”总结全诗,将整幅画面比作蓬莱仙境,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向往。同时,“吹入鹅潭影自空”一句,既是对画面的再次强调,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美景所净化,心灵得到了自由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末社会背景下的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玉堂四字重千金,宸翰亲挥赐禁林。
地望转从今日贵,君恩无似此时深。
宴回上苑花初发,麻就中宵月未沈。
衣惹御香拖瑞锦,笔宣皇泽洒春霖。
院门不许闲人入,仙境宁教外事侵。
我直承明逾二纪,临川实动羡鱼心。
雨雪正霏霏,令人不忆归。
地炉僧坐暖,山枿火声肥。
隔纸烘茶蕊,移铛剥芋衣。
知君在霄汉,此兴得还稀。
郢客相寻夜,荒庭雪洒篙。
虚堂看向曙,吟坐共忘劳。
溪冻声全减,灯寒焰不高。
他人莫相笑,未易会吾曹。
戚戚复戚戚,期怀安可释。
百年金石心,中路生死隔。
新坟应草合,旧地空苔色。
白日灯荧荧,凝尘满几席。
悒悒复悒悒,思君安可及。
永日在阶前,披衣随风立。
高楼暮角断,远树寒鸦集。
惆怅几行书,遗踪墨犹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