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宁远趋蓝山纪行作》
《自宁远趋蓝山纪行作》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零陵南去路,行客倍销魂。

地暖林多瘴,山深日易昏。

桂香岚自馥,竹泪湿成痕。

野少千厢积,家惟数室村。

毒流防饮马,落木忽惊猿。

乱树山腰驿,孤烟谷口屯。

柴门喧鼠雀,草屋牧鸡豚。

山鬼能人语,溪徭半鸟言。

夔峰通岭徼,舜水即湘源。

因想重华帝,那轻万乘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宁远前往蓝山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历史人物的遐想。

首联“零陵南去路,行客倍销魂”开篇点题,以“零陵”为起点,向南行进的路途上,行旅之人的心绪更为沉重,仿佛被沿途的景色深深触动。

颔联“地暖林多瘴,山深日易昏”描绘了南方湿润温暖的气候特征,茂密的森林中瘴气弥漫,山峦深邃,太阳似乎也容易被遮蔽,增添了一种神秘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颈联“桂香岚自馥,竹泪湿成痕”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哀愁。桂花的香气在雾气中更加浓郁,竹子似乎在哭泣,留下了湿润的痕迹,这种景象既美又带有一丝凄凉。

尾联“野少千厢积,家惟数室村”描述了乡村的宁静与简朴,田野广阔,村庄稀疏,展现出一种远离尘嚣的田园生活景象。

中间部分“毒流防饮马,落木忽惊猿”则通过具体的场景,如防止饮马时中毒流,以及落叶时节突然惊起的猿猴,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现象和野生动物的生活状态。

“乱树山腰驿,孤烟谷口屯”描绘了山间驿站旁杂乱的树木,以及山谷口升起的一缕孤烟,营造出一种孤独而静谧的意境。

“柴门喧鼠雀,草屋牧鸡豚”则转向对乡村生活的具体描绘,柴门内外鼠雀喧闹,草屋中有人放养着鸡豚,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画面。

最后,“山鬼能人语,溪徭半鸟言”表达了诗人对神秘自然现象的想象,山中的鬼神似乎能与人对话,溪边的徭役一半是鸟的叫声,增添了诗歌的奇幻色彩。

“夔峰通岭徼,舜水即湘源”提到了地理上的地标,夔峰连接着边疆,舜水就是湘江的源头,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联系起来。

“因想重华帝,那轻万乘尊”则是诗人对古代帝王的追思,表达了对理想君主的向往,认为不应轻易放弃帝王之尊,暗含对现实政治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遥想,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金谷园

綵楼歌馆正融融,一骑星飞锦帐空。

老尽名花春不管,年年啼鸟怨东风。

(0)

春寻花柳得情

美人林里趁鸦儿,银甲花间不觉遗。

连忙借问娇鹦鹉,鸟鸟衔将与阿谁?

(0)

绝句·其十八

吾家本住在天齐,零落白云锁石梯。

来往八千消半日,依前归路不曾迷。

(0)

酬令狐相公季冬南郊宿斋见寄

坛下雪初霁,南城冻欲生。

斋心祠上帝,高步领名卿。

沐浴含芳泽,周旋听佩声。

犹怜广平守,寂寞竟何成。

(0)

杂曲歌辞·其五浪淘沙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疋晚霞。

(0)

汎小䑳二首·其二

船缓进,水平流。

一茎竹篙剔船尾,两幅青幕覆船头。

亚竹乱藤多照岸,如从凤口向湖州。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