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缑山子晋祠.少姨庙》
《缑山子晋祠.少姨庙》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陌]韵

灵祠古殿深,少室群峰碧。

行雨欲随车,望岩非化石。

常闻兰气蒸,谁奠椒香液。

寄谢洛川妃,淩波定何益。

(0)
翻译
古老的神祠隐藏在深邃的殿宇中,少室山的群峰青翠如画。
云雨似乎想追随行者的车驾,遥望山岩却并非化石般静止。
常常听说兰花的气息袅袅上升,又有谁能祭奠以椒香的液体。
我托付这信息给洛川的仙女,问她涉水而来究竟能有何益处?
注释
灵祠:古老的神祠。
古殿:古老的殿宇。
少室:少室山。
群峰:众多山峰。
碧:青翠。
行雨:云雨。
车:行者的车驾。
望岩:遥望山岩。
化石:静止不动的石头。
兰气:兰花的香气。
蒸:上升,蒸腾。
椒香液:椒香的液体,可能指祭祀用的酒。
洛川妃:洛川的仙女,古代传说中的水神。
定何益:究竟有何益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景象,以缑山子晋祠和少姨庙为背景。"灵祠古殿深",开篇即展现出祠庙的古老与幽深,暗示着历史的沉淀和神秘感。"少室群峰碧"则点出周围的自然环境,青翠的山峰与祠庙相映成趣。

"行雨欲随车"运用了拟人手法,仿佛连天上的雨水也为祠庙增添了一份虔诚,似乎在追随香客的车马而来。"望岩非化石"进一步强调了山岩的生机,暗示着这里并非死寂,而是充满活力。

"常闻兰气蒸"通过兰花的香气,渲染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暗示着祭祀活动中的洁净与神圣。"谁奠椒香液"则直接描绘了祭品的馨香,表达了对神灵的敬奉。

最后两句"寄谢洛川妃,淩波定何益",诗人以洛川仙女的典故,表达对少姨庙中女神的敬意,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疑问,即即使女神能渡过江河,对于凡人的祈愿又能带来多大的帮助。这句诗寓含了对人神交流的思考,增添了哲理意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古祠的环境,融入了神话传说,既有对神灵的敬畏,也包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深沉与内省。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三年冬大礼五首·其二

海日西飞度禁林,太清宫殿月沉沉。

不闻北斗倾尧酒,空觉南风入舜琴。

歌压钧天闲梦尽,诏归秋水道情深。

雪风更起古杉叶,时送步虚清磬音。

(0)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其八十二

绛树彤云户半开,守花童子怪人来。

青牛卧地吃琼草,知道先生朝未回。

(0)

恃宠

二月树色好,昭仪正骄奢。

恐君爱阳艳,斫却园中花。

三十六宫女,髻鬟各如鸦。

君王心所怜,独自不见瑕。

台上红灯尽,未肯下金车。

一笑不得所,尘中悉无家。

飞燕身更轻,何必恃容华。

(0)

听刘尊师弹琴

曾于清海独闻蝉,又向空庭夜听泉。

不似斋堂人静处,秋声长在七条弦。

(0)

过南城县麻姑山·其三

差烟危碧半斜晖,何代仙人此羽飞。

高袖镇长寒柏暗,古祠时复彩云归。

红尘鞭马颜将换,碧落骖鸾意有违。

声利系身家系念,今生辜负六铢衣。

(0)

长至日上公献寿

应律三阳首,朝天万国同。

斗边看子月,台上候祥风。

五夜钟初动,千门日正融。

玉阶文物盛,仙仗武貔雄。

率舞皆群辟,称觞即上公。

南山为圣寿,长对未央宫。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