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后再赠德涵》
《别后再赠德涵》全文
明 / 王廷相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浮岚冒晴巘,惊风振华林。

枉节回峻坂,高舆出遥岑。

层丘既窈窕,郁木亦萧森。

君子荐芳酌,昭言开素襟。

忧时富危论,探道生遐心。

悲帝苍梧遥,吊屈湘水深。

嗟余秉幽尚,及兹成滞淫。

徒拟孙公啸,犹带钟生音。

事变靡常涂,达机古所钦。

陶令耻折腰,三叹归来吟。

栖栖兹倦游,邈矣行抽簪。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浮岚冒晴巘,惊风振华林”描绘了山峦间轻雾缭绕,晴空下微风吹拂着繁茂的树林,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枉节回峻坂,高舆出遥岑”则通过比喻,表达了人生的起伏和追求,如同弯曲的道路和攀登高山,充满了挑战与艰辛。

“层丘既窈窕,郁木亦萧森”进一步描绘了山丘的幽静与树木的茂密,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环境的和谐。接下来“君子荐芳酌,昭言开素襟”表现了君子以酒会友,坦诚交流的情景,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情感交流。

“忧时富危论,探道生遐心”则展示了诗人对社会时局的忧虑和对真理的探索,体现了其深沉的思考和远大的志向。“悲帝苍梧遥,吊屈湘水深”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古代贤士的缅怀和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

“嗟余秉幽尚,及兹成滞淫”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性格和处境的反思,以及对当前状态的无奈。“徒拟孙公啸,犹带钟生音”借用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追求,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最后,“事变靡常涂,达机古所钦”强调了世事变化无常,但追求真理和智慧是古今共通的价值。“陶令耻折腰,三叹归来吟”引用陶渊明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束缚的厌倦。“栖栖兹倦游,邈矣行抽簪”则是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总结,表达了想要摆脱束缚、回归自然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王廷相

王廷相
朝代:明   字:子衡   号:浚川   籍贯:河南仪封(今兰考)   生辰:1474-1544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猜你喜欢

前出军五首·其四

大军北庭来,部伍各有屯。

放马原隰枯,磨刀河水浑。

行行且射猎,雉兔不复存。

野次群驼卧,弓箭挂车辕。

幽幽笛声起,日暮伤人魂。

(0)

山行杂咏·其三

拂拂轻风谷雨初,绿杨堤上步纡徐。

竹林生笋长过母,巢燕扑虫归哺雏。

雨散溪流平岸涨,云开岩树倚天孤。

凭谁唤起王摩诘,写入秋毫作画图。

(0)

再用明之韵

二毛侵鬓见还惊,却向青山似有情。

客路风烟春事晚,邻窗灯火夜深明。

墙边桑柘家家雨,郭外松楸处处茔。

自笑行藏何太拙,谩将怀抱向君倾。

(0)

客建宁别李季昌

壶公山前曾赋别,越王山下还论文。

采茶夜煮南浦雨,寻山晓踏西岩云。

青囊经在君能说,丹鼎功成我欲分。

客舍明朝又南北,凉飙送叶秋纷纷。

(0)

送万谦甫归铭山

每向铭山山下过,还来此地却逢君。

少年从吏身何忝,平日吟诗兴不群。

十月虎林天欲雪,一舟渔浦水连云。

自怜客况无聊赖,耳畔蛙声不忍闻。

(0)

送高教谕

建安小洙泗,之子去横经。

远树含烟碧,香芹带雨青。

深衣登讲席,綵服戏亲庭。

须忆分携处,吟诗柳外亭。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