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毛侵鬓见还惊,却向青山似有情。
客路风烟春事晚,邻窗灯火夜深明。
墙边桑柘家家雨,郭外松楸处处茔。
自笑行藏何太拙,谩将怀抱向君倾。
二毛侵鬓见还惊,却向青山似有情。
客路风烟春事晚,邻窗灯火夜深明。
墙边桑柘家家雨,郭外松楸处处茔。
自笑行藏何太拙,谩将怀抱向君倾。
这首元代卢琦的诗《再用明之韵》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象和个人感慨。首句“二毛侵鬓见还惊”,形象地写出诗人发现自己鬓发斑白的惊讶,流露出岁月不饶人的感叹。次句“却向青山似有情”,以拟人手法赋予青山以情感,暗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客路风烟春事晚”描绘出旅途中的落寞,春天已近尾声,而诗人在外奔波,感受着春光的消逝。接下来,“邻窗灯火夜深明”则通过邻家灯火映照夜色,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温馨的画面,暗寓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墙边桑柘家家雨,郭外松楸处处茔”两句,进一步展现出乡村的景致,雨打桑柘,松楸环绕着坟墓,渲染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也寓含着诗人对生死无常的沉思。
最后两句“自笑行藏何太拙,谩将怀抱向君倾”,诗人自我解嘲,感叹自己的人生际遇过于坎坷,只能将内心的情感向朋友倾诉,表达了深深的无奈与孤独。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自身的感慨,展现了元代文人对生活境遇的反思和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君不见马服君,一朝东向朝三军。
黄金市买好田地,心豪气溢雄如神。
四十万人竟菹醢,残坑今有戈头在。
龙鳞蛇文土花剥,锋利犹堪解盘错。
想当前辈争北山,尔戈曾得挥其间,解围却敌如等閒。
功成为龙,事偾为鱼,只在将军心卷舒。
一人自智,万人钳口,群策驱驰竟何有。
智谋完士牛随后,呜呼尔戈更入何人手。
萝月白于练,松风凉于水。
幽人感芳序,揽衣中夜起。
天河向西注,斗柄当南指。
流萤轻入幔,啼螀乱喧耳。
寂寂惬深情,悠悠思至理。
两仪立四极,万物递终始。
金石有销铄,人寿安足恃。
动静荣辱随,存亡哀乐继。
所以达识人,用舍由行止。
居偏俗事稀,鱼肥新酒美。
酒酣发浩歌,响彻青云里。
正命托堪舆,何乐可代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