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室吐香烬,轻纱笼翠烟。
长绳挂青竹,百尺垂红莲。
熠爚众星下,玲珑双塔前。
含光待明发,此别岂徒然。
禅室吐香烬,轻纱笼翠烟。
长绳挂青竹,百尺垂红莲。
熠爚众星下,玲珑双塔前。
含光待明发,此别岂徒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佛教禅室景象,充满了对自然之美和宗教修行之意境的赞美。"禅室吐香烬"表达了空气中弥漫着香气,可能是从燃烧的熏香所散发出来的,这种细腻描写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轻纱笼翠烟"则形象地描述了禅室内轻薄的纱幕被绿色的烟雾所包围,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长绳挂青竹"和"百尺垂红莲"展示了自然与佛教文化的完美结合,青竹和莲花都是东方文化中常见的象征物,分别代表纯洁和清净。
"熠爚众星下"描绘了一幅夜空中的璀璨星辰,给人一种浩瀚宇宙之感。而"玲珑双塔前"则突出了禅室前的双塔,这些建筑不仅是佛教文化的象征,也是艺术造型上的美丽景观。
最后两句"含光待明发,此别岂徒然"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天充满期待,同时也隐含着对友人的离别之情。这里的"此别"指的是与朋友或同道之人的暂时告别,而"岂徒然"则强调这次别离并非没有意义或目的,暗示了未来可能的重逢或共同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禅室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期待,以及对友情和信仰深厚的情感。
谁谓相去远,隔此西掖垣。
拘限清切禁,中情无由宣。
思子沉心曲,长叹不能言。
起坐失次第,一日三四迁。
步出北寺门,遥望西苑园。
细柳夹道生,方塘含清源。
轻叶随风转,飞鸟何翻翻。
乖人易感动,涕下与衿连。
仰视白日光,皦皦高且悬。
兼烛八纮内,物类无颇偏。
我独抱深感,不得与比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