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
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
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
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
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
飞鸟绕树翔,噭噭鸣索群。
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
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
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
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
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
飞鸟绕树翔,噭噭鸣索群。
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这是一首表达思妇对远行征人的深切思念和不舍之情的诗篇。诗中的织女形象,通过绮缟(一种精细的丝织品)来比喻她内心的忧伤与纷扰。"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表达了她的勤劳和对丈夫出征的思念,即使到了太阳偏西的时候,她依然在织布,但是由于心不在焉,所以织出的布没有规律,无法成篇。
"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则描绘了她在漫长的夜晚中深深叹气,悲伤的呼唤声直达蓝天。"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直接点出了她的孤独和丈夫远征的现实。
接下来的"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揭示了她对丈夫回归的期待与失望,原本约定三年的归期,如今已经过去了九个春天。"飞鸟绕树翔,噭噭鸣索群"则是通过自然景象,描写了她的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
最后的"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愿望,她希望自己能够化作南方的流水,迅速地流向她所爱之人的方向,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渴望和对他的思念。这不仅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也是对自由和解脱的一种渴求。
天意何荼毒,东人万骨枯。
君今出门去,残兵应待哺。
欲从东海籴,翘首隔天吴。
关门路一线,谁能飞万刍。
泉府良苦竭,江南亦荒芜。
主上眷东顾,治赋属吾儒。
嗟彼沟中瘠,饥溺予之辜。
谋臣乏长虑,俗吏厌良图。
所贵壮士心,舍命自不渝。
勉矣复何道,忠信以为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