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气苍凉水气清,乱芦颠倒一舟横。
枯风裂竹秋江上,更有何人听此声。
露气苍凉水气清,乱芦颠倒一舟横。
枯风裂竹秋江上,更有何人听此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江听笛的画面,充满了宁静与深沉的意境。首句“露气苍凉水气清”,以露水和水汽的清凉之感开篇,营造出一种清晨的清新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变换,为整个画面铺垫了基调。接着,“乱芦颠倒一舟横”一句,通过“乱芦”和“一舟横”的形象对比,展现了秋江的辽阔与静谧,仿佛在告诉读者,即便是在如此广阔的江面上,也有一份孤独与寂寞的存在。
“枯风裂竹秋江上”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寂寞的情绪,通过“枯风”和“裂竹”的形象,不仅描绘了秋日的萧瑟景象,更寓意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而“更有何人听此声”则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了更深的思考,提出一个问题:在这片寂静的秋江之上,除了诗人自己,还有谁能够听到这笛声?这个问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哲学意味,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哲思的秋江听笛场景,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生命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孤儿生,孤儿生,命不如,一抔土。
父母在时坐长筵,雷大鼓。
父母已去,兄嫂令我报府。今年护羌,明年击胡虏。
六月来归,不得自言苦。目汁稠浊,头面生疮。
大兄言视饭,大嫂言溉釜。上高堂,不见父与母。
下堂孤儿,泪下如缕。使我朝行薪,暮不得束刍。
顷筐敝漏,缉之用荼。钩折无喙,镰钝无肤。
舍镰拔丛,棘棘断行。复苏刺伤我手,复裂我襦。
自念犹人,谁使为奴。兄嫂如此,为不早去。
下从地下,当复何须。高秋八九,月堕严霜。
百草凋枯,牧竖绝粮。
驱羊下山,逸入他群,不辨所亡。
愿取我羔,莫攘我羊。羊复恋子,箠之不将。
弃箠挽角,羊僵道傍。拽羊回家,兄与嫂睨。
三年不乳,毛尾空长,作何校计。
乱曰:羊鸣一何芊芊。
父母地下,将书寄与兄嫂:尔爱其羊,我爱其子。
《孤儿行》【明·李攀龙】孤儿生,孤儿生,命不如,一抔土。父母在时坐长筵,雷大鼓。父母已去,兄嫂令我报府。今年护羌,明年击胡虏。六月来归,不得自言苦。目汁稠浊,头面生疮。大兄言视饭,大嫂言溉釜。上高堂,不见父与母。下堂孤儿,泪下如缕。使我朝行薪,暮不得束刍。顷筐敝漏,缉之用荼。钩折无喙,镰钝无肤。舍镰拔丛,棘棘断行。复苏刺伤我手,复裂我襦。自念犹人,谁使为奴。兄嫂如此,为不早去。下从地下,当复何须。高秋八九,月堕严霜。百草凋枯,牧竖绝粮。驱羊下山,逸入他群,不辨所亡。愿取我羔,莫攘我羊。羊复恋子,箠之不将。弃箠挽角,羊僵道傍。拽羊回家,兄与嫂睨。三年不乳,毛尾空长,作何校计。乱曰:羊鸣一何芊芊。父母地下,将书寄与兄嫂:尔爱其羊,我爱其子。
https://shici.929r.com/shici/w3hZsR5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