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人归四明》
《送人归四明》全文
明 / 王汝玉   形式: 古风

四明开郡溟涛中,地与欧越相交通。

更唐历宋生息异,民物实与诸华同。

南渡故族多依止,文献往往存流风。

安知百年太平后,楚涉作俑先群雄。

海滨忽举烽火起,城廓但见烟雾濛。

当时海内久宁谧,父老不识操戈弓。

出门相见共垂泣,何异犬豕遭罴熊。

庙堂安坐共肉食,谁肯谋虑殚贞忠。

偷安苟出一时算,表请章服蓬莱宫。

朱温遂得拜使节,侯景未几超上公。

遂令乐土成割据,不复众水归朝宗。

时清送君还故里,使我怀感心忡忡。

剩水残山定何似,故家乔木应已空。

念昔东行曾到日,郡中名胜多探穷。

湖心寺前秋月白,曹娥江上春花红。

别来屈指三十载,回首旧游难再逢。

逢君归去吊遗迹,缄书为报西飞鸿。

(0)
鉴赏

这首《送人归四明》由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通过描绘四明地区的历史变迁和人文风貌,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与感慨。

诗中首先概述了四明郡的历史地位,指出其地理位置独特,与欧越相通,并在唐宋时期经历了不同的兴衰。接着,诗人描述了南渡后的族群融合,以及文献留存的流风余韵。然而,随后笔锋一转,揭示了历史上的动荡与战争,如“海滨忽举烽火起”,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人民的苦难。诗人感叹于庙堂之上的官员们在和平时期只顾享乐,缺乏远见与忠诚,最终导致了地方割据的局面。

最后,诗人以送别友人归乡为契机,抒发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湖心寺的秋月、曹娥江的春花,这些自然景观成为了诗人记忆中的亮点,而分别之后的三十年,使得这些回忆更加珍贵。诗人在结尾处表达了希望友人能带回故乡的消息,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故土的深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对家乡深厚情感的表达,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送别之作。

作者介绍

王汝玉
朝代:明

(?—1415)明苏州府长洲人,本名璲,以字行,号青城山人。少从杨维桢学。落笔数千言,文不加点。年十七中浙江乡试。洪武末以荐摄郡学教授,擢翰林五经博士。永乐初进春坊赞善,预修《永乐大典》。声名大噪,出诸老臣上,遂被轻薄名。后坐解缙累,下诏狱论死。有《青城山人集》。
猜你喜欢

湖上竹枝词十一首·其九

粉面朱衣髻子新,众中含笑屡回身。

归来夫婿相誇羡,恼乱苏堤看杀人。

(0)

过潞王故邸

凤皇山下宋宫门,朱邸曾开拟雪园。

燕啄王孙龙准尽,貂垂常侍狗监存。

毡裘空问新机杼,醇醴谁分旧酒樽。

却羡沙陀老承业,不随供奉上含元。

(0)

睡蝶

草薰风暖倦双飞,罢扫蛾眉歇舞衣。

几片落花惊未起,数声啼鸟唤还非。

綵云西院春无影,残月南华夜自归。

应伴绣帏人寂寂,晓烟欲散楚峰微。

(0)

萤光如晓露和吕户侯

熠耀西风送夕晖,却惊阴雨火中微。

夜明仙掌铜龙湿,星渡天河玉漏稀。

珠箔暗侵时弄影,罗裳轻点不沾衣。

飘零常恐为霜早,无复隋宫后苑飞。

(0)

初秋过冰衲上人山房三首·其二

逃禅宁禁酒,索句每寻僧。

斗笠收山槲,绳床縳古藤。

荷香人外静,溪色定中澄。

竟日谈空坐,不知林月升。

(0)

金粟古寺

角里前溪路,云峰入几重。

客来人外径,僧定午时钟。

古殿栖檐鸽,春泥迸箨龙。

祖堂灯未熄,青色照群松。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