躞蹀骅骝气正骄,垂鞭嘶过玉河桥。
不知明月谁家怨,肠断楼中弄玉箫。
躞蹀骅骝气正骄,垂鞭嘶过玉河桥。
不知明月谁家怨,肠断楼中弄玉箫。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时京城的繁华景象与细腻情感。首句“躞蹀骅骝气正骄,垂鞭嘶过玉河桥”以骏马疾驰的动态开篇,生动展现了节日里热闹非凡的场景,马儿在玉河桥上飞奔而过,蹄声如雷,马匹的骄傲之气跃然纸上。次句“垂鞭嘶过玉河桥”则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喧嚣与欢腾,马鞭轻轻垂下,马儿长嘶一声,穿越了玉河桥,仿佛整个京城都在这瞬间被激活。
后两句“不知明月谁家怨,肠断楼中弄玉箫”则将视角转向了夜晚的京城,月光洒满大地,却也映照出一丝淡淡的哀愁。诗人似乎在问,是谁在月下叹息,又是谁在高楼中吹奏着令人心碎的玉箫曲?这一问,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让人感受到了节日背后的一丝孤独与思念之情。整首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既展现了元宵佳节的热闹与喜庆,又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使得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深藏于心底的细腻情感。
昔卧碧溪月,日对天都云。
芳樽独倾倒,扼腕无夫君。
哀猿与落狖,一一悲离群。
转徙四五年,此间忽携手。
名山对故人,问我开怀否。
甫见藤萝花,今来荫溪路。
溪边一片石,我坐思君处。
相思亦云切,相见幸勿疏。
且有向平约,百年方及初。
大孝慕终身,赤子心不失。
人为物欲移,少时浑不忆。
嗟嗟尘壒中,自朝至日昃。
惟余夜梦清,常侍亡亲侧。
依然一卷书,口授皆手泽。
此境几何年,未能忘顷刻。
寤寐恍见之,音容在咫尺。
往时青灯味,此生难再得。
纵使画能传,深恩报罔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