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声槌下定纲宗,送去迎来事一同。
竖百横千有通变,笊篱无柄舀春风。
十声槌下定纲宗,送去迎来事一同。
竖百横千有通变,笊篱无柄舀春风。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子益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禅宗修行中的重要观念。"十声槌下定纲宗",形象地比喻通过某种方式(可能指禅修中的顿悟或教诲)确立了核心的佛法原则。"送去迎来事一同",意味着无论接纳新知还是传递佛法,都应以平等心对待,不偏不倚。
"竖百横千有通变",这里的"竖百横千"可能象征着佛法的丰富多样和深远广博,而"有通变"则强调佛法灵活适应不同情境,能够随缘变化。"笊篱无柄舀春风",以笊篱为喻,笊篱虽然没有手柄,却能自如地在春风中捞取,寓意修行者虽无形式上的执着,却能自然地把握和体验佛法的微妙之处。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禅宗的智慧和修行的意境,强调了佛法的灵活性和内在的领悟。
纸帐不知晓,鸦鸣吾当兴。
开窗面老松,相对寒崚嶒。
幸无公家责,欲懒还不能。
汲井颒我面,铜盆旋敲冰。
梳头风入槛,纷散霜满膺。
四瞻郊泽间,苍烟惨朝凝。
却望塔颠日,光景舒层层。
乾坤有奇事,变化忽相乘。
客来无可语,语此不见应。
今晨胡床冷,愧我无毾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