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病中即事十五首·其三》
《病中即事十五首·其三》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炎凉自时态,何乃战胸中。

谴句追韩子,辟碑摹鲁公。

闻尘非为蚁,是境不因工。

要使神明复,毋辞瞑眩攻。

(0)
注释
炎凉:世态的冷暖变化。
战:内心冲突。
韩子:韩愈,唐代文学家。
辟碑:模仿碑文。
鲁公:颜真卿,唐代书法家。
尘:微小的事物,这里比喻小事。
工:人为的安排或雕琢。
神明复:神志清醒。
瞑眩:头晕目眩。
攻:对抗,努力。
翻译
世态炎凉本常态,为何内心起纷争。
效仿韩愈遣词句,仿刻鲁公碑文功。
听到尘埃非小事,境遇并非人工构。
要让神智再清明,任何眩晕也无妨抗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的《病中即事十五首》系列中的第三首。赵蕃以个人的疾病体验为背景,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自我提升的决心。首句“炎凉自时态”揭示了诗人对世间冷暖变迁的深刻认识,认为这是自然之理。接下来,“何乃战胸中”表达了内心的不平和抗争,即使身病,仍不忘心中的战斗精神。

“谴句追韩子,辟碑摹鲁公”两句,诗人以韩愈和颜真卿两位历史上的文学大家和书法家为榜样,表明自己在病中仍坚持文学创作和书法追求,试图通过文字和艺术来表达自我,超越世俗。

“闻尘非为蚁,是境不因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境遇的看法,认为即使是微小的尘埃也不应被忽视,境遇的提升并非仅依赖外在技巧,而是源于内心的力量。

最后两句“要使神明复,毋辞瞑眩攻”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决心通过自我挑战和修炼,恢复精神的清明,即使过程艰难,也毫不犹豫地接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赵蕃在困境中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以及对艺术和自我提升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同王昌龄裴迪游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和兄维

林中空寂舍,阶下终南山。

高卧一床上,回看六合间。

浮云几处灭,飞鸟何时还?

问义天人接,无心世界闲。

谁知大隐者,兄弟自追攀。

(0)

驾幸河东

晋水千庐合,汾桥万国从。

开唐天业盛,入沛圣恩浓。

下辇回三象,题碑任六龙。

睿明悬日月,千岁此时逢。

(0)

塞上逢故人

百战一身在,相逢白发生。

何时得乡信,每日算归程。

走马登寒垄,驱羊入废城。

羌笳三两曲,人醉海西营。

(0)

孤寂吟

时人见余守孤寂,为言一生无所益。

余则闲吟孤寂章,始知光阴不虚掷。

不弃光阴须努力,此言虽说人不识。

识者同为一路行,岂可颠坠缘榛棘。

榛棘茫茫何是边,只为终朝尽众喧。

众喧不觉无涯际,哀哉真实不虚传。

传之响之只不闻,犹如灯烛合盂盆。

共知总有光明在,看时未免暗昏昏。

昏昏不觉一生了,斯类尘沙比不少。

直似潭中吞钩鱼,何异空中荡罗鸟。

此患由来实是长,四维上下远茫茫。

倏忽之间迷病死,尘劳难脱哭怆怆。

怆怆哀怨终无益,只为将身居痛室。

到此之时悔何及,云泥未可访孤寂。

孤寂宇宙穷为良,长吟高卧一闲堂。

不虑寒风吹落叶,岂愁霜草遍遭霜。

但看松竹岁寒心,四时不变流清音。

春夏暂为群木映,秋冬方见郁高林。

故知世相有刚柔,何必将心清浊流。

二时粗糖随缘过,一身遮莫布毛裘。

随风逐浪住东西,岂愁地迮与天低。

时人未解将为错,余则了然自不迷。

不迷须有不迷心,看时浅浅用时深。

此个真珠若采得,岂同樵夫负黄金。

黄金烹练转为真,明珠含光未示人。

了即毛端滴巨海,始知大地一微尘。

尘滴存乎未免?,莫弃这边留那边。

直似长空搜鸟迹,始得玄中又更玄。

举一例诸足可知,何用諵諵说引词。

只见饿夫来取饱,未闻浆逐渴人死。

多人说道道不行,他家未悟诈头明。

三寸利刀开旷路,万株榛棘拥身生。

尘滓茫茫都不知,空将辩口泻玄微。

此物那堪为大用,千生万劫作贫儿。

聊书孤寂事还深,钟期能听伯牙琴。

道者知音指其掌,方贵名为孤寂吟。

(0)

送刘秀才归江陵

花间祖席离人醉,水上归帆落日行。

(0)

乐府古题序.田野狐兔行

种豆耘锄,种禾沟圳。禾苗豆甲,狐榾兔剪。

割鹄喂鹰,烹麟啖犬。鹰怕兔毫,犬被狐引。

狐兔相须,鹰犬相尽。日暗天寒,禾稀豆损。

鹰犬就烹,狐兔俱哂。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