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招隐山辞》
《招隐山辞》全文
明 / 李梦阳   形式: 古风

山之桂青青,秋风绿叶冬不零。

王孙几时归,山空蕙草槯。

山之草萋萋,春风花发桃源迷。

子规啼竹阴,日暮愁人心。

秋之夕萤飞,山风霜露沾人衣。

洞门翳寒萝,柰兹华发何。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招隐山辞》描绘了一幅深山隐逸的画面。首句“山之桂青青,秋风绿叶冬不零”,以桂花和常绿的叶子象征隐居者的坚韧与高洁,即使秋风吹过,仍保持翠色。接下来,“王孙几时归,山空蕙草槯”表达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暗示了隐士的孤独与期盼。

“山之草萋萋,春风花发桃源迷”,通过茂盛的草丛和盛开的桃花,展现出山中的生机与神秘,仿佛进入了一个如桃花源般的理想世界,然而“子规啼竹阴,日暮愁人心”,子规鸟的哀鸣在竹林中回荡,增添了傍晚的寂寥,触动了听者的心弦。

“秋之夕萤飞,山风霜露沾人衣”,秋夜萤火虫的闪烁与山风霜露的侵袭,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生活的清冷。最后,“洞门翳寒萝,奈兹华发何”,洞门被寒冷的藤蔓遮蔽,诗人感叹岁月无情,白发徒增,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归隐生活的深深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事变迁的感慨,具有浓厚的隐逸诗风。

作者介绍
李梦阳

李梦阳
朝代:明   字:献吉   号:空同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生辰:1472-1530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三箭山龙泉关侧崇崖竦峙康熙二十二年我圣祖经此勒马而射连飞三矢直逾岩顶居民遂呼其处为三箭山经过其下仰维扬之烈迹切如在之溯思不愧无文因成有述

柔弓长箭夙曾闻,拔萃多能圣出群。

神武真堪轶贞观,天山那更数将军。

从容望月乌号引,想像秋风赤羽分。

几度停鞭层巘侧,当年威烈尚凌云。

(0)

秋蝉

饮露声才洁,因炎噪略腾。

随时物皆尔,自立汝何曾。

(0)

香山春望·其一

烟景不胜赏,春山渐可登。

谁知初试步,即是最高层。

花意寒犹怯,苔痕嫩欲蒸。

东郊举趾者,历历入吟冯。

(0)

风吹枫叶复缀松间红绿缤纷致有佳趣漫成近体诗二首·其一

万物由来无定形,孰为枫赤孰松青。

自从人与题名字,便觉天然有径庭。

偶借轻飔托浮梗,绝胜逝水散飘萍。

诗家小杜风流甚,佳处轩车得未停。

(0)

新秋月·其四

一轮占得三秋色,半偈提完大藏禅。

却是本来无一月,几曾实有印千川。

(0)

七月朔日闻蛩·其一

松根才饮露,苔坂乍吟秋。

作响争蝉翼,呼朋胜鸟喉。

耳谋饶寂静,心所验迁留。

怪底金声切,今朝大火流。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