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景不胜赏,春山渐可登。
谁知初试步,即是最高层。
花意寒犹怯,苔痕嫩欲蒸。
东郊举趾者,历历入吟冯。
烟景不胜赏,春山渐可登。
谁知初试步,即是最高层。
花意寒犹怯,苔痕嫩欲蒸。
东郊举趾者,历历入吟冯。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登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山景的美丽与魅力。
首句“烟景不胜赏”,开篇即表达了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之情,烟雾缭绕的景象令人陶醉,难以言表其美。接着,“春山渐可登”一句,点明了登山的主题,随着春意的渐浓,山色也变得愈发诱人,引人前往探索。
“谁知初试步,即是最高层”,这两句诗富有哲理意味,暗示了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初次尝试攀登,竟意外地到达了山顶,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旅程中未知惊喜的感慨。
“花意寒犹怯,苔痕嫩欲蒸”描绘了山间春花与青苔的生动景象。花朵在寒冷中仍显羞涩,仿佛在等待春暖花开;而嫩绿的苔藓则似乎在吸收着春日的温暖,展现出勃勃生机。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氛围。
最后,“东郊举趾者,历历入吟冯”则将视角转向了更广阔的大地,想象着东郊的人们在春日里踏青的情景,他们的足迹与诗人的思绪交织在一起,共同融入了这幅春日山景图中。整首诗通过对春日山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也知融帐多馀暇,欲往论文偶未遑。
弃置亡何投辖饮,经营俱下读书行。
子云但觉玄犹白,元亮应欣菊已黄。
辱赠清诗不知报,剩亲灯火趁新凉。
微云澹日映寒流,画出西园一幅秋。
白帝幻成红玉蕊,金风吹绽碧枝头。
睡馀艳艳真妃子,梦罢愔愔一解愁。
熟赏细看须著句,为君重赋紫绵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