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九首·其七》
《秋夜九首·其七》全文
明 / 王汝玉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四壁鬼神满,单栖谁与群。

凝心无定寐,集耳多虚闻。

病骨利于刃,瘠肤皱成纹。

盘盘愁轮运,袅袅忧绪纷。

强为咿嚘歌,鸣响如悲蚊。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汝玉的《秋夜九首(其七)》描绘了诗人身处孤寂环境中的内心感受。首句“四壁鬼神满”渲染出一种阴森恐怖的氛围,暗示着诗人独处的凄清。接下来的“单栖谁与群”表达了孤独无依的境况,无人可以交谈或分享。

“凝心无定寐,集耳多虚闻”揭示了诗人难以入眠,只能听到自己内心的纷扰和外界的虚幻声音,进一步加深了孤独和不安。诗人形容自己的病弱之躯如同刀刃下的猎物,“病骨利于刃”,形象地刻画出身体的衰弱;而“瘠肤皱成纹”则描绘了面容憔悴的景象。

“盘盘愁轮运,袅袅忧绪纷”运用比喻,将愁绪比作旋转的车轮,不断循环,而“袅袅”则形容忧思如丝缕般缠绕不绝。最后两句“强为咿嚘歌,鸣响如悲蚊”写诗人试图以歌声排解愁苦,但声音却微弱得如同悲鸣的蚊子,更显其哀伤无助。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秋夜独处时的深深忧虑和孤独感,以及对生活的无奈和坚韧。

作者介绍

王汝玉
朝代:明

(?—1415)明苏州府长洲人,本名璲,以字行,号青城山人。少从杨维桢学。落笔数千言,文不加点。年十七中浙江乡试。洪武末以荐摄郡学教授,擢翰林五经博士。永乐初进春坊赞善,预修《永乐大典》。声名大噪,出诸老臣上,遂被轻薄名。后坐解缙累,下诏狱论死。有《青城山人集》。
猜你喜欢

道君画角鹰歌

鹰在于鸟为英雄,画鹰不与雁鹜同。

长风邓邓起毫末,一展大陆千林空。

道玄以上矜人物,万古风毛藏灭没。

黄筌一鹤百万钱,不及徐熙鸟超越。

古绡惨黯带沙铄,落日巍峨见饥鹘。

端王天上虬龙人,岳岳鸷鸟雕等伦。

雄姿神手两无敌,天笔所临自有真。

当时宸墨娱清燕,苍鹰忽集延春殿。

师成与贯惊前扑,细看始觉为绡绢。

至尊笑谓装长轴,秋原雉兔嗷天哭。

艮禽奇禽千百头,飞鸣日侍风云游。

凡禽谐佞无胆气,尽畏其出潜林幽。

五坊綵队头帻动,锦臂绦欲横高秋。

胡风北来鹰坠地,尺练得与康王留。

危霜及雪昏?尽,宣和印记蟠紫□。

冰天孤臣抱髯泣,建炎放鸽湖山黑。

天家一艺耽神妙,李唐入朝帝漠北。

我展此图三叹息,列圣英谟天迥出。

文华书目无画史,中书不衣供奉紫。

戴进归贫乏酒钱,卖画江南鬻官楮。

人间空贵尚方贱,林梁之鸦雁吕纪。

道君画马亦龙子,胡天一去从此始。

(0)

栖霞岭夜归

松楸夹道乱山低,咫尺前峰转欲迷。

松鼠晚窥僧钵下,竹鸡昼隐墓林啼。

隐囊白袷宽相称,灵寿乌藤倦即㩦。

日落归途栖鸟噪,芒鞋踏月更沿溪。

(0)

古诗十二首·其七

明月何皎皎,揽之有馀辉。

不眠知夜长,鸣蟀动中帷。

红颜苦无欢,荡子愁无衣。

凉风变庶草,肃肃征鸟飞。

远望何益别,轻行何益归。

洁身待君子,谁复惜朝饥。

(0)

六月十二日初度感吟

愁病相兼易白头,早年遂使鬓成秋。

空令万卷深相负,岂谓馀生乱未休。

多难自伤诗句婉,故人时溷博徒游。

三生公案应参就,蝶枕鸡窗好唱詶。

(0)

临平道上夜行

夜过临平道,残星在浅沙。

篷身香竹箬,被脚絮芦花。

心事萍无定,归舟日到家。

䔥晨畏行役,客子耐天涯。

(0)

陶隐居望江南·其二

十月满,开鼎一团红。

数片残雪含五彩,解胎神水响玲珑。气复异香秾。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