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木棉庵见诛贾似道碑》
《木棉庵见诛贾似道碑》全文
明 / 郭辅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荒垣落日草芊芊,愁听行人说木棉。

白骨何能闻蟋蟀,游魂疑尚滞歌筵。

秋深葛岭荒明月,夜半西湖怨杜鹃。

见说吴山多蔓草,冬青无树起寒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哀伤的画面,通过“木棉庵见诛贾似道碑”的背景,展现了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首联“荒垣落日草芊芊,愁听行人说木棉”,开篇即以夕阳下的荒垣、茂盛的野草和行人的愁言,营造出一种荒凉与哀愁的氛围。夕阳西下,荒废的城墙边,绿草如茵,却也显得格外寂寥。行人的言语中透露出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慨,为整首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颔联“白骨何能闻蟋蟀,游魂疑尚滞歌筵”,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伤的情绪。白骨之下,蟋蟀鸣叫,却无人能听见,仿佛连亡灵也无法感知这自然界的声响。游荡的灵魂或许还留恋着生前的欢愉,停留在曾经的宴席之上,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怀念与哀悼。

颈联“秋深葛岭荒明月,夜半西湖怨杜鹃”,将场景转换至秋夜的葛岭与西湖。深秋的夜晚,明月映照在荒凉的葛岭之上,湖畔的杜鹃似乎也在深夜中发出哀怨之声。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凄美,更暗含了对历史沧桑与人事变迁的感慨。

尾联“见说吴山多蔓草,冬青无树起寒烟”,以吴山蔓草、冬青无树、寒烟四起的景象收束全诗,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哀愁与凄凉。蔓草丛生,冬青树下,寒烟缭绕,这些意象不仅渲染了环境的萧瑟,也暗示了历史的沉寂与时间的无情流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特定地点和情境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哀思,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作者介绍

郭辅畿
朝代:明

郭辅畿(一六一六 — 一六四八),原名京芳,字咨曙。大埔人。明思宗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举人。有《洗砚堂文集》、《秋驾草》、《楚音集》、《菱青集》、《金樯集》、《闺怨诗百首》、《饮兰纪呓》等。民国《新修大埔县志》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列车息众驾,相伴绿水湄。

幽兰吐芳烈,芙蓉发红晖。

百鸟何缤翻,振翼群相追。

投网引潜鲤,强弩下高飞。

白日已西迈,欢乐忽忘归。

(0)

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其八

有鸟西南飞,熠熠似苍鹰。

朝发天北隅,暮闻日南陵。

欲寄一言去,托之笺彩缯。

因风附轻翼,以遗心蕴蒸。

鸟辞路悠长,羽翼不能胜。

意欲从鸟逝,驽马不可乘。

(0)

古歌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飙风。

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0)

菩萨蛮.绣鞋

行缠自绣帮儿小。新描花样心中稿。何用步金莲。

罗帏换了眠。掌中刚一握。怀里香偏觉。

郎戏漫匆匆。揉残两瓣红。

(0)

寄怀顾文子

纵酒酣嬉日,分明拟向禽。

半因行路苦,一阻爱山心。

以我营巢拙,怜君入世深。

惟将小山桂,珍护待重寻。

(0)

黄鹤楼联

到来径欲凌风去;吟罢还思借笛吹。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