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渡黄河》
《渡黄河》全文
明 / 谢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0)
注释
大梁:古地名,即今河南开封。
关河:原指函谷关、蒲津关等与黄河,后多泛指山河。
龙窟:龙住的地方,此处指水底。
雁沙:大雁栖息的沙地,此处指黄河岸边的沙滩。
倚剑嗟(jiē)身事,张帆快旅情。
空外:天外,空中。
棹歌:船工行船时所唱之歌。
翻译
我一路经过大梁城,旭日初升照着河流关山。
阳光下翻滚的浪涛把龙宫摇撼,狂风扫平了大雁栖息的沙滩。
斜倚着宝剑感叹身世飘泊不定,张帆快行旅途心情暂时舒展。
茫茫一片不知身在什么地方,空旷处有船棹歌声声传到耳旁。
鉴赏

此诗《渡黄河》由明代诗人谢榛所作,描绘了诗人乘船过黄河时的壮丽景色与内心情感。

首联“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开篇即展现出一幅开阔景象,诗人从大梁城出发,行经关河,清晨的阳光洒在大地上,为整幅画面披上了一层明亮的色彩,预示着旅途的光明与希望。

颔联“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进一步描绘了黄河的壮阔与动态美。太阳升起,仿佛在龙窟中翻滚,激起了波涛汹涌;而微风吹过,雁群留下的痕迹被洗净,黄河表面一片平静,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

颈联“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转而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倚靠在船舷上,面对浩瀚的黄河,诗人不禁感叹人生际遇,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同时,扬起船帆,快速航行于黄河之上,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冒险的渴望和追求。

尾联“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则以一种悠远的意境收束全诗。诗人站在船上,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未知与期待,而此时,远处传来悠扬的划桨声,似乎在回应着他的内心世界,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黄河的壮丽景色与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美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谢榛

谢榛
朝代:明   字:茂秦   号:四溟山人   籍贯:脱屣山   生辰:1495~1575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
猜你喜欢

再渡胥口

古来此地快蓬心,天绕明湖日照临。

一雁云平时隐现,两山波动对浮沉。

衰髯都共荻花老,醉面不如枫叶深。

罾户钓徒来问讯,去年盟在肯重寻。

(0)

题徐熙风牡丹二首·其二白花

寒入仙裙粟玉肌,舞馀全不耐风吹。

从教旅拒春无力,细看腰支袅袅时。

(0)

宣化道中

瘦草萧疏已似秋,盘陀山骨束江流。

两崖若不顽如铁,争得狂澜拍岸休。

(0)

径山倾盖亭

万杉离立翠云幢,袅袅稀闻晚吹香。

山下行人尘扑面,谁知世界有清凉。

(0)

玉虚观去宜春二十五里许君上升时飞白茅数叶以赐王长史王以宅为观观旁至今有仙茅极异常草备五味尤辛辣云久食可仙道士煮汤以设客

白云堆里白茅飞,香味芳辛胜五芝。

揉叶煮泉摩腹去,全胜石髓畏风吹。

(0)

七里店口占

分手暮江寒,徘徊立马看。

寻常相见易,倍觉别离难。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