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何太息,颠毛亦已斑。
身悬行止地,道在废兴间。
一夕争千古,新愁换旧颜。
家缘聊尔尔,尊酒话宵閒。
忽忽何太息,颠毛亦已斑。
身悬行止地,道在废兴间。
一夕争千古,新愁换旧颜。
家缘聊尔尔,尊酒话宵閒。
这首诗名为《除夕》,是明代诗人刘宗周所作。诗中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忽忽何太息”,诗人以急促的语气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无奈与叹息。紧接着,“颠毛亦已斑”一句,通过描写自己头发变白,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衰老。
“身悬行止地,道在废兴间”两句,诗人将自己置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既面临着行动与停滞的选择,又在思考着道路的正确与否。这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蕴含着对社会变革的观察。
“一夕争千古,新愁换旧颜”则进一步深化了时间的流转与情感的变化。一夜之间,千年的历史似乎都在争斗,而人们的情感也在不断更迭,从新愁到旧愁,从旧愁再到新愁,循环往复。
最后,“家缘聊尔尔,尊酒话宵闲”两句,诗人以轻松的口吻,表达了对家庭生活的满足和对夜晚饮酒谈天的享受。在忙碌与沉思之余,诗人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体现了他在复杂人生境遇中的平和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社会变迁和情感变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