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樽俎,坐中惊叹谪仙人。乌丝落笔如神。
唤起小鬟风味,学按古阳春。
对琼枝璧月,朝暮长新。宦萍此身,叹别后、迹俱陈。
独有芳温一念,红泪罗巾。
凭谁妙手,为写寄、崔徽一幅真。聊慰我、老眼黄尘。
笑谈樽俎,坐中惊叹谪仙人。乌丝落笔如神。
唤起小鬟风味,学按古阳春。
对琼枝璧月,朝暮长新。宦萍此身,叹别后、迹俱陈。
独有芳温一念,红泪罗巾。
凭谁妙手,为写寄、崔徽一幅真。聊慰我、老眼黄尘。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诗人王寂的《望月婆罗门引·怀古》,通过对宴席上谈论历史人物李白的场景描绘,表达了对古代才子的敬仰和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笑谈樽俎,坐中惊叹谪仙人",生动展现了众人对李白的赞美,将其比作被贬谪的仙人。"乌丝落笔如神"则形容李白的文采斐然,下笔如有神助。
"唤起小鬟风味,学按古阳春",通过小鬟模仿古曲,进一步渲染了宴会上的艺术氛围。"对琼枝璧月,朝暮长新",借月光与美酒,寓意美好的事物永恒不变,但诗人自身却如同宦海浮萍,漂泊不定,"叹别后、迹俱陈",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独有芳温一念,红泪罗巾",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因离别而产生的感伤。最后,诗人希望有谁能以画笔捕捉到崔徽(唐代美女)的真容,寄给自己,以慰藉他在尘世中的孤寂老眼。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王寂独特的怀古情怀。
只恨订交晚。蕙兰气质,鸾凤神情。
更堪羡、名姝国士相并。心钦。
是前缘定,苔岑合,第一知音。
贻新句,愧玉温花馥,褒锡平生。销魂。
分离太易,骊唱愁听声声。况秾花如寝,春水方盈。
丁宁。记同心约,鳞鸿便,问讯须频。
江南好,正绮窗梅放,偕我思君。
晓起梳头,尘满了、玉台明镜。
试推窗,东风却比,西风还劲。
乱树爱听黄鸟语,小园懒步红芳径。
最堪怜、半好半残花,春如病。寒共暖,相为政。
蜂与蝶,应争胜。只青青帝子,坐来端正。
芳草也能迎淑气,丛兰别自成幽性。
但小廊、一带曲阑干,闲堪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