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香国土光明镜,题额当年缅掞毫。
书桉墨林清昼暇,不开帙此读离骚。
众香国土光明镜,题额当年缅掞毫。
书桉墨林清昼暇,不开帙此读离骚。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聚香斋”的独特之地,其环境之雅致,氛围之清幽,令人向往。诗人以“众香国土光明镜”开篇,将“聚香斋”比喻为一处充满香气的净土,如同明亮的镜子一般,映照出其独特的魅力与纯净。接着,“题额当年缅掞毫”一句,点明了此处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当年的题字,仿佛仍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书桉墨林清昼暇,不开帙此读离骚。”进一步描绘了“聚香斋”内的情景,白天的宁静时光里,书案上堆满了墨香四溢的书籍,诗人无需翻开书卷,仅凭内心的阅读,就能感受到《离骚》那深邃的情感与智慧。这不仅体现了“聚香斋”作为藏书之所的丰富与高雅,也暗示了这里是一个能够激发灵感、滋养心灵的所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聚香斋”作为一处精神栖息地的独特魅力,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与历史价值。
丛林浩浩,谁是知音。马祖堂中,盘山回首。
云门会里,明教翻身。彼此一时,孰分优劣。
入廛不露迹,随处是家风。
浅种与深耕,秋冬收颗粒。
从他五湖衲子,端坐无疑。
日高一钵和罗饭,禅道是非都不知。
尘中辨主,闹里求人。两手扶犁,钁头边事。
陋巷不骑金镫马,回来却著破襕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