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书问信墨犹新,杯酒邀欢迹已陈。
倒屣方追尘外躅,盖棺俄作地中身。
涛江滟滟三家渡,风树萧萧万鬼邻。
他日故人千斛泪,会应洒向冢边麟。
尺书问信墨犹新,杯酒邀欢迹已陈。
倒屣方追尘外躅,盖棺俄作地中身。
涛江滟滟三家渡,风树萧萧万鬼邻。
他日故人千斛泪,会应洒向冢边麟。
这首挽词以沉痛的笔触描绘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首句“尺书问信墨犹新”以“尺书”这一传统通信方式开篇,暗示了生者对逝者的思念之情依旧如新墨般鲜明,表达了对逝者生前的关怀与牵挂。接着,“杯酒邀欢迹已陈”则通过对比,将生前的欢聚场景与逝后的空寂形成强烈反差,凸显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倒屣方追尘外躅,盖棺俄作地中身”两句,运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通过“倒屣”这一动作,展现了生者在得知逝者离世时的急切与不舍,而“盖棺”则象征着生命的终结,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逝者离去的无奈与悲痛。
“涛江滟滟三家渡,风树萧萧万鬼邻”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涛江的波浪、风中的树木,都成为了逝者离世后环境的象征,同时也暗示了逝者灵魂的归宿,与“万鬼”为邻,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神秘感。
最后,“他日故人千斛泪,会应洒向冢边麟”两句,以未来之景收尾,预示着后人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思将会持续不断,泪水如同千斛,最终会洒落在逝者的墓冢旁,寄托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悼与无尽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生前与死后情景的对比与描绘,深刻地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逝者的深切哀思。
自我得曾子,于兹二十年。
今又得吴生,既得喜且叹。
古士不并出,百年犹比肩。
区区彼江西,其产多材贤。
吴生初自疑,所拟岂其伦。
我始见曾子,文章初亦然。
昆崙倾黄河,渺漫盈百川。
决疏以道之,渐敛收横澜。
东溟知所归,识路到不难。
吴生始见我,袖藏新文篇。
忽从布褐中,百宝写我前。
明珠杂玑贝,磊砢或不圆。
问生久怀此,奈何初无闻。
吴生不自隐,欲吐羞俛颜。
少也不自重,不为乡人怜。
中虽知自悔,学问苦贱贫。
自谓久而信,力行困弥坚。
今来决疑惑,幸冀蒙洗湔。
我笑谓吴生,尔其听我言。
世所谓君子,何异于众人。
众人为不善,积微成灭身。
君子能自知,改过不逡巡。
惟于斯二者,愚智遂以分。
颜回不贰过,后世称其仁。
孔子过而更,日月披浮云。
子路初来时,鸡冠佩豭豚。
斩蛟射白额,后卒为名臣。
子既悔其往,人谁禦其新。
丑夫祀上帝,孟子岂不云。
临行赠此言,庶可以书绅。
《送吴生南归》【宋·欧阳修】自我得曾子,于兹二十年。今又得吴生,既得喜且叹。古士不并出,百年犹比肩。区区彼江西,其产多材贤。吴生初自疑,所拟岂其伦。我始见曾子,文章初亦然。昆崙倾黄河,渺漫盈百川。决疏以道之,渐敛收横澜。东溟知所归,识路到不难。吴生始见我,袖藏新文篇。忽从布褐中,百宝写我前。明珠杂玑贝,磊砢或不圆。问生久怀此,奈何初无闻。吴生不自隐,欲吐羞俛颜。少也不自重,不为乡人怜。中虽知自悔,学问苦贱贫。自谓久而信,力行困弥坚。今来决疑惑,幸冀蒙洗湔。我笑谓吴生,尔其听我言。世所谓君子,何异于众人。众人为不善,积微成灭身。君子能自知,改过不逡巡。惟于斯二者,愚智遂以分。颜回不贰过,后世称其仁。孔子过而更,日月披浮云。子路初来时,鸡冠佩豭豚。斩蛟射白额,后卒为名臣。子既悔其往,人谁禦其新。丑夫祀上帝,孟子岂不云。临行赠此言,庶可以书绅。
https://shici.929r.com/shici/YmZtuCzbAH.html
玉阶朝罢卷晨班,官舍相留一笑间。
与世渐疏嗟已老,得朋为乐偶偷闲。
红笺搦管吟红药,绿酒盈樽舞绿鬟。
自是风情年少事,多惭白发与苍颜。
几许摇鞭兴,淮天晚景中。
树林兼雨黑,草实著霜红。
胆气谁怜侠,衣装自笑戎。
寒威敢相掉,猎猎酒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