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霏霏麦花落,豆田漠漠初垂角。
山边夜半一犁雨,田父高歌待收穫。
雨多萧萧蚕簇寒,蚕妇低眉忧茧单。
人生多求复多怨,天工供尔良独难。
南风霏霏麦花落,豆田漠漠初垂角。
山边夜半一犁雨,田父高歌待收穫。
雨多萧萧蚕簇寒,蚕妇低眉忧茧单。
人生多求复多怨,天工供尔良独难。
这是一首描绘农村生活场景的诗歌,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农民劳作情形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同情以及对天命不可违抗的感慨。
“南风霏霏麦花落”,这里通过“南风”、“霏霏”的描述,营造出一个温暖而又湿润的春日气氛,麦花随风飘落,表明农作物正在成熟之际。紧接着,“豆田漠漠初垂角”,则是描绘豆类植物开始结实的景象,“漠漠”一词形容豆田的茂密与生机。
“山边夜半一犁雨,田父高歌待收穫”,诗人在这里捕捉了一个夜晚突降小雨的情景,这场雨水对于农作物而言是及时雨,“田父”指的是耕种之人,他们的劳动和期待融入了这场雨中,通过“高歌”来表达他们内心的喜悦与期待。
“雨多萧萧蚕簇寒,蚕妇低眉忧茧单”,诗人的视角转向了蚕妇,这里的“萧萧”形容的是细雨的声音,而“蚕簇寒”则暗示着蚕妇的生活并不宽裕,她们在这场雨中显得更加辛苦与孤独。
最后,“人生多求复多怨,天工供尔良独难”,诗人通过这些农事的描写,引出了更深层次的人生感慨。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往往伴随着许多不满和抱怨,而“天工”指的是自然界或上天,它所给予人类的恩赐,虽然丰厚,但也充满了挑战与艰难。
整首诗通过对农事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农业劳动者的同情,以及对于生命中不可抗力的一种感慨。
曾见云锦光明地,花采虽繁无生气。
又见杨妃出浴图,未离宫粉香奁意。
花意高洁水清冷,色态两绝非浓腻。
坐看风晓月斜时,柳妥烟沉天欲醉。
不放玻璃光潋滟,高窗低箔如茜染。
辟如新晴水碧天,也要红云乱妆点。
君家外孙吾祖母,生长舅家晓图史。
平时教诲子与孙,深念昔人立门户。
因言仙李传芳远,外氏且从中允数。
天将善庆萃其门,盛事老人目亲睹。
七宝轮高风露清,丹枝翠叶纷旁午。
玉阶迢迢无路通,诗书为作冲天羽。
从子传孙世已稀,兄弟同攀复如许。
太守好贤为出迎,冠盖如云沸箫鼓。
名声藉甚里闾传,岂假老人为重举。
区区此意岂有他,欲汝读书转勤苦。
汝家先世不乏人,折桂里名因汝祖。
一时声价动场屋,相继登科亦四五。
才丰报啬理难晓,在其子孙岂虚语。
良农不为旱辍耕,多稼终闻饱仓庾。
亲姻中外贵相辉,莫向明时守环堵。
慈颜幽隔三十年,岁月堪惊如骤雨。
追惟义方不敢坠,到今婚友情相与。
还喜君家世益昌,芝玉煌煌照庭宇。
月娥剩与长孙枝,不厌频频来折取。
《为李邦臣题丛桂堂》【宋·刘才邵】君家外孙吾祖母,生长舅家晓图史。平时教诲子与孙,深念昔人立门户。因言仙李传芳远,外氏且从中允数。天将善庆萃其门,盛事老人目亲睹。七宝轮高风露清,丹枝翠叶纷旁午。玉阶迢迢无路通,诗书为作冲天羽。从子传孙世已稀,兄弟同攀复如许。太守好贤为出迎,冠盖如云沸箫鼓。名声藉甚里闾传,岂假老人为重举。区区此意岂有他,欲汝读书转勤苦。汝家先世不乏人,折桂里名因汝祖。一时声价动场屋,相继登科亦四五。才丰报啬理难晓,在其子孙岂虚语。良农不为旱辍耕,多稼终闻饱仓庾。亲姻中外贵相辉,莫向明时守环堵。慈颜幽隔三十年,岁月堪惊如骤雨。追惟义方不敢坠,到今婚友情相与。还喜君家世益昌,芝玉煌煌照庭宇。月娥剩与长孙枝,不厌频频来折取。
https://shici.929r.com/shici/TJikRJ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