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梅子明通判馀杭》
《送梅子明通判馀杭》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东南山水窟,钱塘吴越都。

吾人神仙后,厌直承明庐。

一舸去莫挽,落帆风月湖。

蹁跹青衿子,能诵先生书。

借问太守谁,子云蜀名儒。

家有王阳金,清商奏箫竽。

相逢不妨饮,坐啸治有馀。

遥知子还日,未厌浙江鱼。

(0)
注释
山水窟:山水洞穴,指风景优美的地方。
吴越都:古代吴国和越国的都城,这里指杭州。
承明庐:古代宫殿中的官署,此处指宫廷。
一舸:一艘小船。
青衿子:穿着青色衣襟的学生。
子云:指扬雄,西汉著名学者。
王阳金:王阳明的著作或典故,象征学问财富。
清商:古代乐曲名,此处形容音乐高雅。
坐啸:一边坐着一边吟啸,形容轻松自在。
翻译
东南的山水洞穴,这里是钱塘和吴越的都城。
我们这些人,是神仙的后代,厌倦了皇宫的生活。
乘一艘小船离去,无人能挽留,只留下帆影在风月湖中摇曳。
翩翩起舞的学子,能背诵先生的教诲。
请问这里的太守是谁?他可是蜀地的著名学者。
他的家中收藏着王阳明的黄金,清雅的音乐在箫笛中回荡。
相遇时不妨畅饮,谈笑间治理政务绰绰有余。
遥想你归来的日子,对浙江的鱼鲜想必还未尝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状态。开篇“东南山水窟,钱塘吴越都”两句,设定了一个古朴幽深的自然环境,钱塘江和吴越地区都是历史上文化发达之地,这里被描绘成隐逸之士的栖息之所。"吾人神仙后,厌直承明庐"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的超然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厌直"指厌倦红尘,"承明庐"可能暗示一种清高无为的生活理想。

接着,“一舸去莫挽,落帆风月湖”描绘了一种悠然自得的行船生涯,诗人似乎已经达到了那种不为物欲所牵绊的境界。"蹁跹青衿子,能诵先生书"则展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个人修养。

在“借问太守谁,子云蜀名儒”中,诗人通过询问地方长官来强调自己的身份地位,这里的"子云"可能是指诗人的别称或化名,而"蜀名儒"则表明了他在学术上的成就。

"家有王阳金,清商奏箫竽"一句,通过对家庭财富的描述,以及对音乐艺术的享受,展示了诗人生活的另一面。"相逢不妨饮,坐啸治有馀"则表达了一种对酒宴欢聚的期待和享受。

最后,“遥知子还日,未厌浙江鱼”透露出诗人对于故土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生活的依恋。这里的“浙江鱼”不仅是指食物,更可能象征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个人修养和生活享受,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想。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和曹子方

绕舍方怜喜鹊鸣,临风更听振金声。

戆儿远宦趋庭过,善友新篇击钵成。

荒学谩传乌足道,嘉辞借誉一何荣。

凤毛池上他年贵,谦晦终难掩道耕。

(0)

落日

郊原爽气入衣巾,佳趣源源立马频。

落日山川无限思,秋风江海未閒身。

(0)

赋新笋

竹里行厨洗玉盘,旋寻新笋捃檀栾。

柔鞭乍断泥犹湿,嫩箨初苞藓未乾。

象箸偶存遗样短,琼林才拆冷光寒。

如何且缓雕觞荐,留作青林虎豹看。

(0)

次韵社日且以善谑

社日江南眼屡经,春天峤北寄春城。

双飞海燕知时节,半醉田翁舞泰平。

谩把杯盘为小饮,频催案牍况垂成。

却思廉割东方朔,归遗那无动旅情。

(0)

行年

行年四十志方刚,一任蓬松两鬓苍。

道在忽愁施设地,心恬宁感利名场。

本无畎亩为私计,只有诗书可自强。

努力终非素餐辈,未堪回首顾沧浪。

(0)

咏唐史.刘知几

五说三长历历陈,坚辞史任斥因循。

若教直笔专归手,褒贬应能慰后人。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