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舍方怜喜鹊鸣,临风更听振金声。
戆儿远宦趋庭过,善友新篇击钵成。
荒学谩传乌足道,嘉辞借誉一何荣。
凤毛池上他年贵,谦晦终难掩道耕。
绕舍方怜喜鹊鸣,临风更听振金声。
戆儿远宦趋庭过,善友新篇击钵成。
荒学谩传乌足道,嘉辞借誉一何荣。
凤毛池上他年贵,谦晦终难掩道耕。
这首诗《和曹子方》由宋代诗人韦骧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情、学问与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
首联“绕舍方怜喜鹊鸣,临风更听振金声”,以喜鹊的鸣叫和风中金声的回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的喜悦。
颔联“戆儿远宦趋庭过,善友新篇击钵成”,运用对比手法,将“戆儿”(愚笨之人)的远行与“善友”的新作进行对比,暗示了在人生的旅途中,与智者为伴的重要性,以及创作与交流对于个人成长的价值。
颈联“荒学谩传乌足道,嘉辞借誉一何荣”,表达了对空洞学术的批判,强调了真知灼见和赞誉的价值,鼓励人们追求有意义的知识和表达。
尾联“凤毛池上他年贵,谦晦终难掩道耕”,以“凤毛”比喻杰出的才能,预示着未来成就的辉煌,同时提醒人们即使才华横溢,也应保持谦逊低调的态度,不断耕耘于学问之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学问的深刻感悟,还蕴含了对个人修养与社会价值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风骨与情怀。
今岁游山已恨迟,山中仍喜见辛夷。
簪缨且免全为累,桃李犹堪别作期。
晴后日高偏照灼,晚来风急渐离披。
山郎不作同行伴,折得何由寄所思。
潦倒含香客,凄凉赋鵩人。
未能全卷舌,终拟学垂纶。
故友暌离久,音书问讯频。
相思俱老大,又见一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