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沈参戎风木图·其二》
《题沈参戎风木图·其二》全文
明 / 叶春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百岁光阴隙里过,悠悠天地竟如何。

惊看逝水奔流易,忍见飞云出岫多。

漫说千钟酬罔极,谁怜三釜叹蹉跎。

悬知大孝终身慕,愁绝为君赋蓼莪。

(0)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感慨,描绘了对人生短暂与宇宙永恒的思考。开篇“百岁光阴隙里过”,以“隙”字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之快,如同沙漏中的细沙,一瞬即逝。接着,“悠悠天地竟如何”,将个体生命置于广阔无垠的宇宙背景之下,引发对生命意义和宇宙真理的深思。

“惊看逝水奔流易,忍见飞云出岫多。”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动态变化,喻示生命的短暂与不可逆转。流水不息,云卷云舒,都在提醒人们时光易逝,生命短暂。诗人的情感在这两句中显得尤为复杂,既有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也有对生命过程的深刻体悟。

“漫说千钟酬罔极,谁怜三釜叹蹉跎。”这里运用了典故,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千钟(古代容量单位,借指大量财物)与三釜(古代炊具,此处借指生活琐事),分别代表了追求物质财富与日常生活的平凡,诗人似乎在说,这些都难以满足内心的真正需求,反而让人感叹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最后,“悬知大孝终身慕,愁绝为君赋蓼莪。”诗人将个人情感聚焦于“大孝”,表达了对孝道的崇敬和对亲人的深深怀念。《蓼莪》是《诗经》中的一篇哀歌,常用来表达对父母的思念和哀悼之情。在这里,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孝道的向往,也流露出因无法尽孝而产生的深切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时间、自然、人生价值和亲情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对美好情感的珍视。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作者介绍

叶春及
朝代:明   字:化甫   籍贯:浙江归安   生辰:1532—1595

叶春及,[明](公元1532年至1595年)字化甫,号石洞,明代广东惠州归善县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十一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年六十四岁。“刚方廉介,学行表表”,一生上疏甚多,《广东文征》收其奏疏四篇。著述甚丰,有《絅斋集》、《肇庆志》、《顺德志》、《永安志》、《惠安志》。亦为西湖、罗浮山留下很多题记,其中尤为出名的是罗浮山石洞山房的《逃庵记》摩崖石刻。
猜你喜欢

赠李伯辉家谱诗

荡寇将军后,唐朝李郤家。

绿华双荐者,况复古今誇。

(0)

次韵吴静能秦桧

故老相传为秦桧,飞仙时立冻蛟背。

疑是当年丫髻人,凭虚驭气今安在。

百千年树见栽时,新承雨露入昭代。

托根南极殿下生,巍巍直与天枢对。

纷纷牛马已成尘,露叶风枝今几载。

是时鸾凤一来栖,枭狐不敢鸣妖怪。

一朝名字动至尊,不见尊形空粉绘。

多少黄冠尽白头,依神正直人再拜。

老榛何物敢干名,直根惟有苏仙爱。

方今南北同一天,孤标不见贞元会。

(0)

送千岩摘稿还仲仁

借得千岩一卷诗,吟窗尽日不停披。

苍波溜雨岷峨柏,赤石封苔岣嵝碑。

不是胸中横屴崱,如何笔下许瑰奇。

还君此宝文房里,应有神明为护持。

(0)

鹧鸪天·其四采莲曲

两两维舟近柳堤。菱歌迤逦过前溪。

曲中自诉衷肠事,岸上行人那得知。

金齿屐,翠云篦。女萝为带蕙为衣。

惜花贪折归时晚,急桨相呼入翠微。

(0)

水调歌头·其三戊戌迓客回程至松江作

小队拥龙节,三度过鲈乡。

烟波万顷,縠纹轻皱湿斜阳。

何处渔舟唱晚,最是芦花风断,欸乃一声长。

矫首望空阔,逸兴堕微茫。笑尘缨,何日许,濯沧浪。

天随甫里,相寻无处一凄凉。

曾把水光山色,收入烟蓑短艇,胜世作清狂。

举酒属公子,富贵未渠央。

(0)

次韵绣屏

定是司花怯晓寒,花枝围处密萦蟠。

草针柳线藏真巧,莫作寻常倚市看。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