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吊王观察·其二》
《吊王观察·其二》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临终一得老僧言,扫尽胸中事万千。

回首荣华都似梦,便能谈笑死生前。

(0)
鉴赏

这首诗《吊王观察(其二)》由宋代诗人释怀深所作,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死、荣华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首句“临终一得老僧言”,描绘了一位即将离世的老僧,留下了一条宝贵的教诲,暗示了生命尽头的智慧与启示。这句诗引人深思,仿佛在告诉我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人们往往会获得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

次句“扫尽胸中事万千”,形象地描述了老僧在临终前清空了内心的纷扰与杂念,如同清扫尘埃一般,让心灵回归纯净与宁静。这不仅是对死亡的坦然接受,也是对人生经历的一种总结与释放。

第三句“回首荣华都似梦”,将人生的荣华富贵比作梦境,强调了这些外在成就在生命的大局中显得微不足道。这句话提醒我们,不应过于执着于物质与地位,而应关注内在的精神世界和生命的意义。

最后一句“便能谈笑死生前”,则展现了老僧在面对死亡时的从容与豁达。他不仅能够平静地看待生死,还能以轻松的态度谈论这一话题,体现了对生命与死亡的深刻理解和超脱。

整首诗通过老僧的临终之言,传达了对生命、荣华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鼓励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也不忘精神的修养与内心的平静。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送同里诸君先归三章·其二

每每出邸门,各各上车去。

迢迢马声寂,望望日沈暮。

昔时联镳来,愿为六龙鹜。

惊风吹乱云,先后不相顾。

昨夕明月佳,坐酒向庭树。

客思且与忘,安知有凉露?

脱焉舍我归,群欢逼孤虑。

他乡尚有别,恻恻往焉诉?

(0)

过吴侍读葆晋适与高广文锡蕃读余恩县题壁诗因用陈氏园林诗五章韵联句见贻依韵奉答·其五

遥夜极清凄,吟声相閒低。

欲为天马啸,怕警露鸦栖。

辙正誇能合,槎孤愿引迷。

石床松可簟,拚我醉如泥。

(0)

赠叶舍人名沣六章·其三

皎皎晚山雪,閒閒春海云。

乾坤露高洁,相对每思君。

朴至情忘饰,心空物可群。

但援豪迈例,斯世总纷纷。

(0)

踰堂古岭渡溪至李家坑三章·其一

倦云赴东壑,西壁开凉晖。

黄鸡呼饭人,出门客迟回。

引风剩一叶,傍我疏发吹。

始知空山秋,八月已萧颓。

策筇望前路,坦滑多苔莓。

柴门知谁家,野鞠颇有姿。

远径人负锄,似向此中归。

我虽尘世来,意澹接能谐。

旷翠汎窈窈,吾衫烟霏霏。

(0)

遣情五章·其一

遣情不资远,无累时亦舒。

良景敷乔柯,脩绿在明渠。

理卷坐无营,清飔漾宜裾。

虽有微尘撄,俗想夙已祛。

薄节供独惭,何从邀光誉?

(0)

遣王仆至中横河觅避乱处

弱蓬在中路,岂竟任漂摇?

眷属有同命,江湖馀一瓢。

食穷思橡栗,志短逐鹪鹩。

但得山林密,蓑镰我愿樵。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