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情不资远,无累时亦舒。
良景敷乔柯,脩绿在明渠。
理卷坐无营,清飔漾宜裾。
虽有微尘撄,俗想夙已祛。
薄节供独惭,何从邀光誉?
遣情不资远,无累时亦舒。
良景敷乔柯,脩绿在明渠。
理卷坐无营,清飔漾宜裾。
虽有微尘撄,俗想夙已祛。
薄节供独惭,何从邀光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享受宁静时光的情景。首句“遣情不资远,无累时亦舒”表达了诗人通过内心的平静来摆脱情感的困扰,即使在没有外在束缚的时候也能感到轻松愉悦。接着,“良景敷乔柯,脩绿在明渠”描绘了一幅自然美景,阳光洒在高大的树木上,翠绿的枝叶倒映在清澈的水渠中,营造出一种和谐与宁静的氛围。
“理卷坐无营,清飔漾宜裾”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阅读或思考时的闲适状态,微风拂过,衣襟随风飘动,仿佛连风都带上了清新的气息。然而,尽管外界环境美好,诗人心中仍存有“虽有微尘撄,俗想夙已祛”的感慨,即尽管外界可能有些许纷扰,但内心的杂念早已被清除,展现出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和自我净化的能力。
最后,“薄节供独惭,何从邀光誉?”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行为和品德的反思,以及对于名誉和赞誉的淡然态度。他似乎在问自己,是否真的需要通过他人的认可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还是说,真正的价值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自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寻求内心平静与自我超越的过程,展现了其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名誉的淡泊态度,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作品。
自君之出矣,怕听侍儿歌。
歌入离人耳,青衫泪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