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山视洛邑,函谷望秦京。
遥分承露掌,远见长安城。
故乡已可识,游子必劳情。
雾罢前林见,风息涌川平。
坐观暮潮落,渐见夕烟生。
无由一羽化,徒想御风轻。
芒山视洛邑,函谷望秦京。
遥分承露掌,远见长安城。
故乡已可识,游子必劳情。
雾罢前林见,风息涌川平。
坐观暮潮落,渐见夕烟生。
无由一羽化,徒想御风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芒山眺望至洛邑、函谷关直至秦京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远方的向往之情。
首联“芒山视洛邑,函谷望秦京”以远眺的姿态,勾勒出一幅辽阔的视野,将读者带入一个宏大的空间感之中。接着,“遥分承露掌,远见长安城”,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理解,承露掌与长安城的意象,不仅富有诗意,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故乡已可识,游子必劳情”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游子在外,心系故乡,情感深沉而真挚。接下来的“雾罢前林见,风息涌川平”,描绘了雾散林现、风停水静的宁静画面,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坐观暮潮落,渐见夕烟生”则进一步渲染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暮色降临,潮水退去,夕阳升起,烟霞弥漫,这样的景象既美不胜收,又富含哲理,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短暂。
最后,“无由一羽化,徒想御风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虽然无法实现羽化的梦想,但心中仍怀揣着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风光临上巳,寒程过处,最喜近吴关。
落红犹未扫,几阵东风,花雨又阑珊。
游尘尚少,盼何人、载酒前湾。
烟水外,斜阳淡抹,回忆路漫漫。销残。
千春往事,胜迹空存。
笑登临谁伴,应怅望,看花分薄,拾翠缘悭。
吴宫一种伤心草,尚年年、绿到人间。
愁不断,茫茫粉黛溪山。
井梧萧瑟,又无端惹起,满襟清怨。
何事频年长作客,只有孤灯相伴。
一院蛩声,三更月影,梦醒情难遣。
晓风悽断,画梁欲去双燕。
几度竹叶尊前,水晶帘下,流盼回歌扇。
记取年时珍重意,海水量来还浅。
秀绝眉峰,圆成笑靥,容易柔肠转。
三生私约,蓬莱顶上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