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比肩时,春来忍别离。
不须烧鹊脑,已使妾相思。
小小比肩时,春来忍别离。
不须烧鹊脑,已使妾相思。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细腻而真挚。首句“小小比肩时”以“小小”二字开篇,形象地刻画出两人年少时亲密无间的场景,仿佛他们如同肩并肩的小树苗,共同成长。接着,“春来忍别离”一句,点明了季节的更迭与情感的转折,春天的到来,却也预示着分别的时刻,这种矛盾的情感让人心生怜惜。
“不须烧鹊脑,已使妾相思”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鹊脑,古代的一种香料,常用于驱除恶气或增添香气,此处借指用来寄托思念之情的物品或行为。诗人说,即使不用烧香,女子内心的相思之情已经如火般燃烧,无法抑制。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女子思念之深,也暗示了情感的纯粹与强烈,无需外在形式的辅助,内心的情感已然达到炽热的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成功捕捉了春日里女子内心微妙而又强烈的思念之情,表达了爱情中分离的痛苦与思念的甜蜜交织,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鳌峰溯碧,贝阙缘云,桂魄寒光射。凤檐鸳瓦。
星河际、缥缈绣帘高下。笙箫奏雅。
爱雪柳、蛾儿笑把。琼佩摇、珠翠盈盈,迤逦飘兰麝。
陆地金莲照夜。富绮罗妆艳,春态容冶。笼纱鞍帕。
香尘过、禁陌宝车骄马。游人静也。
东风里、万红初谢。沉醉归、残角霜天,渐落梅声罢。
妾本秦罗敷,家住曲江曲。
门前杨柳青,春风啼布谷。
树头桑初芽,家家蚕始浴。
相呼出采桑,采桑如采玉。
屈曲回高枝,攀条剪柔绿。
朝晴采桑南,暮雨采桑北。
采得桑归迟,小姑怨相促。
陌上绮罗人,问妾眉何蹙。
妾恨妾自知,问妾何所欲。
消磨三十春,渐喜蚕上簇。
七日收得茧百斤,十日缫成丝两束。
一丝一线工,织成罗与縠。
百人共辛勤,一人衣不足。
举头忽见桑叶黄,低头垂泪羞布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