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奔走竟何为,转觉谋生事事非。
时序每惊愁里换,家山长向梦中归。
吴江岁晚寒波积,楚塞天边鸿雁稀。
酒后登楼倍惆怅,缁尘犹满旧征衣。
十年奔走竟何为,转觉谋生事事非。
时序每惊愁里换,家山长向梦中归。
吴江岁晚寒波积,楚塞天边鸿雁稀。
酒后登楼倍惆怅,缁尘犹满旧征衣。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王祎的《吴江客中冬至日》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多年,对生活感到迷茫和无奈的情感。首句“十年奔走竟何为”直抒胸臆,十年光阴匆匆流逝,诗人却不知所求为何,流露出深深的困惑。
“转觉谋生事事非”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他发现原本以为能谋生的手段如今都变得不合心意。生活的不如意让诗人对时间的流逝更为敏感,“时序每惊愁里换”,在愁苦中度过的日子,季节更替也显得格外触动心弦。
“家山长向梦中归”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家国之山峦常常在梦中浮现,渴望回归故乡的温暖。接下来的“吴江岁晚寒波积,楚塞天边鸿雁稀”描绘了冬至时节吴江的寒冷与寥落,以及远方楚地边塞上稀疏的雁影,寓言着诗人孤寂的旅居生活。
最后两句“酒后登楼倍惆怅,缁尘犹满旧征衣”以酒浇愁,登楼远望,酒后的惆怅更甚,旧时的征衣上还沾染着旅途的风尘,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疲惫和对过去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人生际遇和内心感受,展现了元末明初知识分子在外漂泊的艰辛与思乡之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正气来嵩岱,祥光集斗牛。
青葱开玉宇,髣髴见铜楼。
盘错归三辅,沉潜在九畴。
有光文字馆,仍系帝王州。
钟鼓于胥乐,笙鸾独上浮。
清台天似水,甲观月如钩。
屡拜椒花夕,长逢桂叶秋。
孝思维继舜,家法要从周。
赋为游麟作,官因洗马留。
愿同眉寿祝,使者敢停辀。
生长湖山曲。羡吴儿、呼吸湖光,饱餐山渌。
世外不须论隐逸,谁似先生冰玉。
自骨冷、神清无俗。
我不识君曾梦见,炯双瞳、碧色光相烛。
遗妙语,看不足。生平高节难为续。
到如今、凛凛风生,言犹可录。
不作相如封禅藁,身后谁荣谁辱。
争肯效、白头吟曲。
好与水仙为伴侣,傍西湖、湖畔修修竹。
时一酹,荐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