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宫秋露结,上客夜琴鸣。
幽兰暂罢曲,积雪更传声。
上宫秋露结,上客夜琴鸣。
幽兰暂罢曲,积雪更传声。
这首《秋夜咏琴诗》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刘孝绰所作,通过对秋夜中琴声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意境。
首句“上宫秋露结”,以“上宫”点明地点,暗示此地为高雅之所;“秋露结”则描绘了秋夜特有的景象,露珠凝结于草木之上,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清冷之感。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为后续的音乐渲染营造了背景氛围。
次句“上客夜琴鸣”,“上客”指尊贵的宾客,“夜琴鸣”则直接引入主题,展现了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夜晚,高雅的琴声响起。这里的“鸣”字生动地表现了琴声的悠扬与响亮,仿佛在寂静的夜晚中穿透了空气,直达人心。
接下来的“幽兰暂罢曲,积雪更传声”,将画面进一步深化。幽兰象征着高洁与淡雅,此处以“暂罢曲”描绘其短暂的沉默,与后文的“积雪更传声”形成对比,突出了琴声的持久与深远。积雪在这里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的描述,更象征着琴声如同积雪般覆盖了四周的寂静,传递出悠远的回响,使得整个空间都充满了音乐的韵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秋夜的静美与琴声的悠扬完美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