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蹙雾红衫薄。绝代佳人何寂寞。
鸟飞残照水烟开,霜覆鹤身松子落。
朝来始向花前觉。瘦竹亸烟遮板阁。
但曾行处遍寻看,不然日暮还家错。
金丝蹙雾红衫薄。绝代佳人何寂寞。
鸟飞残照水烟开,霜覆鹤身松子落。
朝来始向花前觉。瘦竹亸烟遮板阁。
但曾行处遍寻看,不然日暮还家错。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玉楼春·其二》闺情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闺中女子的寂寞画面。首句“金丝蹙雾红衫薄”,通过“金丝”和“红衫”的色彩对比,展现出女子衣饰的华丽与环境的朦胧,暗示了她的孤独与内心世界的敏感。
“绝代佳人何寂寞”直接点出主人公的美貌与孤独,引人深思。接下来两句“鸟飞残照水烟开,霜覆鹤身松子落”,借景抒情,通过鸟儿归巢、夕阳余晖、水雾消散和松子落地等自然景象,渲染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映衬出女子的寂寥心境。
“朝来始向花前觉”暗示女子在清晨才意识到时光流逝,可能因为长久的等待和无聊而忽略了外界的变化。“瘦竹亸烟遮板阁”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冷清,竹子在烟雾中显得瘦弱,仿佛也在诉说着女子的孤独。
最后两句“但曾行处遍寻看,不然日暮还家错”,表达了女子对爱人的深深思念,她宁愿在曾经走过的每一个地方寻找他的踪迹,也不愿在日暮时分独自回家,怕那会更加增添失落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闺中女子的视角,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流露,展现了她寂寞而执着的情感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