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曾作送穷诗,结柳赍粮拟退之。
送去还来还复语,君家犹有读书儿。
昔年曾作送穷诗,结柳赍粮拟退之。
送去还来还复语,君家犹有读书儿。
这首诗《送穷》是金代诗人李遹所作,通过“送穷”这一传统习俗,表达了对知识传承与教育的重视。
首句“昔年曾作送穷诗”,诗人回忆起过去曾经写过一首关于“送穷”的诗,点明了主题。接着,“结柳赍粮拟退之”描绘了古人送穷时的行为——结柳为舟,携带粮食,仿佛要将穷神送出家门,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送穷仪式的场景。
“送去还来还复语”一句,揭示了送穷过程中的循环往复,似乎穷神并未真正离开,而是以某种形式再次返回,暗示了人们对知识和财富的渴望永无止境。最后,“君家犹有读书儿”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核心思想——在家中,仍有勤奋好学的孩子,他们代表着希望和未来,是家庭乃至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送穷”为载体,寓言式地探讨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知识传承的永恒价值,语言简洁而寓意深刻,体现了诗人对文化的深沉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高楼南望一伤神,霭霭东风万里春。
地阔山川围白日,天低观阙近浮云。
惊心鸟语知时好,照眼花枝著意新。
不是莼羹胜羊酪,素衣真怕洛阳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