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气来时夕雨成。小窗重叠绿蕉声。
教柔肠与客怀盟。剪却灯花催短梦。
烧残心事怯长更。愁添丝鬓不胜情。
海气来时夕雨成。小窗重叠绿蕉声。
教柔肠与客怀盟。剪却灯花催短梦。
烧残心事怯长更。愁添丝鬓不胜情。
这首《浣溪沙》由清代诗人唐芑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沉而略带哀愁的画面。
首句“海气来时夕雨成”,以海气的涌动预示着夜晚的雨即将降临,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接着,“小窗重叠绿蕉声”一句,将视线转向室内,窗外的雨声与窗内重叠的绿色蕉叶相映成趣,增添了几分静谧与生机。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变化的淡然接受。
“教柔肠与客怀盟”一句,将情感进一步深化,柔肠暗指诗人内心的柔软与敏感,与远方的友人相约,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接下来,“剪却灯花催短梦”和“烧残心事怯长更”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灯花的剪除和心事的燃烧,都寓意着对过去时光的告别和对未来未知的恐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愁添丝鬓不胜情”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愁绪如同白发般逐渐增多,无法承受这满溢的情感。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思念与时间流逝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在自然与内心世界之间的深刻对话。
渊明神游桃花源,六如身住桃花坞。
不是人间第一流,难与桃花论宾主。
对花须把酒,对酒宜赋诗。
诗画游戏耳,工拙我不知。
大儿汉曼倩,小儿唐青莲。
尸解非所好,怕作懵憧仙。
前身桃花见花喜,故应埋骨桃花里。
三春红雨落纷纷,唯有此桃花不死。
前中丞,后明府,封值区区三尺土。
异代堪联侨札交,当时耻与绛灌伍。
明府来自桃花源,华胄遥遥本同祖。
出处虽殊兴趣同,唱和埙篪吾与汝。
歌新诗,酹清醑,仙不能言花应语。
滩声欲驱山,山势欲束滩。
水石本无情,相触因成喧。
悠扬止复作,决决还潺潺。
静听恍有会,天籁非人间。
梵呗流寒空,风松响层峦。
有时急瀑来,一泻云涛翻。
不知水何猛,磨得石尽圆。
磊磊错鹅卵,其色黄朱殷。
或作大篆文,或作古锦斑。
篙师与水斗,船艚溯惊湍。
石滑不受篙,尺寸进转难。
平生敛退心,苇间每延缘。
好语慰篙师,且让邻舟先。
蛙蝈亦未鸣,稻区半黄青。
时见三折水,断苇涵明星。
荡荡野渡阔,岩口取微冥。
沙户犁未停,村火窗犹荧。
负戴者谁子,役车上远陉。
岂知劳者思,折麻感微馨。
缅彼丘中琴,惓此野际苹。
孰云玩回转,得展耳目营。
阴晴远近同一川,桦皮屋子无市廛。
七道三岛想接连,人牛羊兕丈尺前。
人或坐立羊牛牵,青黄宛转高低田。
蹋歌鐻耳争鲜妍,罽毛染衣光映渊。
白脉始知寻瀑泉,渐引渐深微绿穿。
一线淡入迢迢天,腾涌四起云绵绵。
大洋万里规影圆,此皆笔踪细盘旋。
有若发鬘丝丝缠,面势每在肤寸边。
初非组织非丹铅,远方市易用物全。
鹿毛之笔松花烟,技巧何止秋毫巅。
屏风竞说端拱年,金银莳贡自奝然。
拂菻女儿诧龙眠,亦不尽贵粉墨填。
红罗褾轴援古编,蝙蝠扇子螺钿筵。
海波不扬海估骈,晴风听泊黄埔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