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障排空斥堠分,卢龙刁斗夜无闻。
单于避饮长城窟,都护移屯细柳军。
铁甲聚昏沧海日,朱旗远绕黑山云。
班生浪有如椽笔,不勒燕然第二勋。
帝障排空斥堠分,卢龙刁斗夜无闻。
单于避饮长城窟,都护移屯细柳军。
铁甲聚昏沧海日,朱旗远绕黑山云。
班生浪有如椽笔,不勒燕然第二勋。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壮阔景象与历史的厚重感。首联“帝障排空斥堠分,卢龙刁斗夜无闻”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边疆的辽阔与寂静,仿佛连夜晚巡逻的刁斗声都听不到,暗示了边塞的荒凉与遥远。
接着,“单于避饮长城窟,都护移屯细柳军”两句,通过对比单于(匈奴首领)的退避与都护(边防将领)的调动,展现了边疆军事态势的变化,同时也暗含了对边防将士英勇守卫国土的赞颂。
“铁甲聚昏沧海日,朱旗远绕黑山云”则进一步渲染了边塞战场的雄伟与紧张气氛,铁甲在黄昏的阳光下闪耀,朱红色的旗帜在黑山的云雾中飘扬,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激烈与壮观。
最后,“班生浪有如椽笔,不勒燕然第二勋”借用了班固(班生)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诗人自身才能的谦逊态度,同时也暗示了即使有才华如班固,也未必能留下像燕然刻石那样的丰功伟绩,流芳百世。整首诗既有对边塞风光的描绘,也有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以及对自身使命的深思,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日出眠未起,屋头闻早莺。
忽如上林晓,万年枝上鸣。
忆为近臣时,秉笔直承明。
春深视草暇,旦暮闻此声。
今闻在何处,寂莫浔阳城。
鸟声信如一,分别在人情。
不作天涯意,岂殊禁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