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宜春赴举》
《别宜春赴举》全文
唐 / 卢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秋天草木正萧疏,西望秦关别旧居。

筵上芳樽今日酒,箧中黄卷古人书。

辞乡且伴衔芦雁,入海终为戴角鱼。

长短九霄飞直上,不教毛羽落空虚。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iéchūn
táng / zhào

qiūtiāncǎozhèngxiāoshū西wàngqínguānbiéjiù
yánshàngfāngzūnjīnjiǔ

qièzhōnghuángjuànrénshū
xiāngqiěbànxiányànhǎizhōngwèidàijiǎo

chángduǎnjiǔxiāofēizhíshàngjiàomáoluòkōng

注释
秋天:秋季,草木凋零的时节。
萧疏:稀疏,凋零。
秦关:指古代秦地的边关,象征远方。
旧居:以前居住的地方。
芳樽:美酒,精致的酒杯。
箧:小箱子,这里指存放物品的容器。
黄卷:古代书籍的代称,因书页泛黄故称。
衔芦雁:衔着芦苇飞行的大雁,常用来比喻离乡背井的人。
戴角鱼:指有角的鱼,这里象征有志向、有成就的人。
九霄:天空的最高处,象征高位或远大的目标。
毛羽:羽毛,这里借指人的才华或抱负。
翻译
秋天来临,草木凋零,向西遥望秦地的边关,告别了故居。
宴会上的酒杯盛着今日的佳酿,箱中的古籍满载前人的智慧。
离开家乡如同伴着衔芦的飞雁,最终会成为有角的鱼儿游入大海。
不论道路长短,都要向着九霄云天直飞上去,不让羽毛在空中白白飘落。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肇的作品,名为《别宜春赴举》。诗中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离开家乡时的情景和心境。

“秋天草木正萧疏”,这一句设定了整个诗歌的季节背景,秋天的草木因为气候转凉而变得稀疏,这种景象常常引发人们对过往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

“西望秦关别旧居”表达了诗人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之情。西望,即向西方远眺,秦关在这里代表着家乡或是某种边塞的意象,而“别旧居”则强调了此次离别的不易和复杂的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筵上芳樽今日酒,箧中黄卷古人书”,描写诗人在临行前,与友人一起饮酒、阅读古人的书籍。筵,即席子,是古代野外宴会时所用;芳樽指的是美酒;箧,即古代的书箱或文具箱,黄卷则是古代书籍的形态。这两句传达了一种对现世享乐的珍惜,以及对文化传承的一种敬仰。

“辞乡且伴衔芦雁,入海终为戴角鱼”表明诗人即将离开故土,与朋友告别,甚至连同行的鸟类都带上了离愁。这里的“衔芦雁”和“戴角鱼”都是形象的比喻,用来强调离别后的孤独与异乡的艰辛。

最后两句“长短九霄飞直上,不教毛羽落空虚”,诗人通过描绘鸟儿在高空中自由翱翔,表达了自己不愿意被世俗羁绊,希望能够像那些鸟儿一样,追求精神的自由和超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秋天萧疏的景象、离别的情感、对文化的敬仰以及对于自由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心境。

作者介绍
卢肇

卢肇
朝代:唐   籍贯:江西宜春文标乡(现属分宜)   生辰:818(戊戌年

卢肇(818(戊戌年)—882)字子发,江西宜春文标乡(现属分宜)人,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状元,先后在歙州、宣州、池州、吉州做过刺史。所到之处颇有文名,官誉亦佳,又因他作为唐相李德裕的得意门生,入仕后并未介入当时的“牛李党争”,故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猜你喜欢

山居闲思·其三

雨作糟床注,秋生鲈鲙思。

卷帘了清景,沉水袅烟丝。

(0)

春晓山行马上口占·其一

山深竹暗晓风轻,几样幽禽错杂鸣。

驻马细听浑不识,就中惟识子规声。

(0)

尊前依约认三公。

(0)

白发骎骎吾老矣,名场从此欲投簪。

(0)

知县李太博得替

惠爱复公清,三年报政成。

弦歌敦雅俗,桃李蔼春荣。

县治尝游刃,朝趋久彯缨。

相门如有相,他日愿持衡。

(0)

句·其四

绝无声色动凡情。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