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早莺》
《闻早莺》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古风

日出眠未起,屋头闻早莺。

忽如上林晓,万年枝上鸣。

忆为近臣时,秉笔直承明。

春深视草暇,旦暮闻此声。

今闻在何处,寂莫浔阳城。

鸟声信如一,分别在人情。

不作天涯意,岂殊禁中听。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nzǎoyīng
táng / bái

chūmiánwèitóuwénzǎoyīng

shànglínxiǎowànniánzhīshàngmíng

wèijìnchénshíbǐngzhíchéngmíng

chūnshēnshìcǎoxiádànwénshēng

jīnwénzàichùxúnyángchéng

niǎoshēngxìnfēnbiézàirénqíng

zuòtiānshūjìnzhōngtīng

注释
日出:太阳升起。
眠未起:还在睡觉。
屋头:屋顶。
早莺:早起的黄莺。
上林:皇家园林。
晓:清晨。
万年枝:常青的树枝。
近臣:亲近君主的大臣。
秉笔:握笔书写。
直承明:直接向皇帝进言。
视草:起草诏书。
暇:空闲。
旦暮:早晚。
寂莫:寂静。
浔阳城:地名,古代城市。
信如一:确实一样。
分别在人情:感受的区别在于人的情感。
天涯:遥远的地方。
岂殊:岂会不同。
禁中:皇宫内。
翻译
太阳升起我还在睡梦中,听见屋顶上早起的黄莺啼叫。
这声音忽然让我想起皇家园林清晨的情景,仿佛在万年的枝头上鸣叫。
回忆起我做近臣的时候,握笔直谏在皇帝的面前。
春天深处起草诏书有闲暇时,早晚都能听到这样的鸟鸣声。
如今不知这声音在何处,只留下寂静的浔阳城。
鸟儿的叫声确实一样,但人们的感受却因情境而异。
若不是身处远方,这鸟鸣声岂会与宫中的听闻有何不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闻早莺》。诗中描绘了诗人在清晨听到了窗外鸟鸣的声音,这种声音让他不禁想起过去作为近臣时的经历,那时候每天都要很早起来处理朝政事务。现在虽然已经不再从事官职,但春日里听着这些鸟鸣声,仍然能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诗中的“上林晓”指的是古代皇帝狩猎的地方,这里的早晨自然清新,万年枝上的鸟鸣也显得尤为清脆。诗人通过这种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生活的一种留恋,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白居易的诗以平实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它通过简单直接的情境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而微妙的情感流转。诗中的语言自然流畅,意象丰富,是一首颇具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的好诗。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客来惊睡

长昼清和时,惟有睡乡美。

宰予边孝先,毋乃今我是。

门外有客来,推枕矍然起。

请啜一杯茶,万事且不理。

(0)

试涪翁题郑佽砚

我有古镜砚,肌理细密匀。

沄沄散角痕,巨口细鱼鳞。

涪翁铭其背,文字极雅驯。

郑佽彦相者,不知何如人。

回首数百载,想见元丰春。

晴窗试磨洗,墨旧兔颖新。

携归供行斋,侑此金石身。

(0)

挽徐朝奉·其二

儿罢金华讲,翁从林下归。

清时伯夷粟,愉色老莱衣。

洛社风流在,襄阳耆旧稀。

泷冈有名笔,字字独幽辉。

(0)

闻和叔抚琴

蓐收传令待残更,斗转参横露气清。

谁弄瑶池三尺玉,怪来万壑动秋声。

(0)

秋后郊行

水北水南村,萦回草径深。

食蔬虫篆叶,宿树鸟盘林。

岸断分支港,云开出远岑。

意行无个事,斜日照孤吟。

(0)

和丹岩以青溪至有作

故人未到欠诗催,才到九山云为开。

野鹤正思寻老伴,盟鸥亦竞喜朋来。

免教北陇惭空帐,消得南山咏有台。

梅信已传花信动,直须领客待春回。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