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直寺开斜阳,山僧迎客流清商。
苍崖翠壁茑萝没,琼草瑶芝云雾香。
胜地琪林欣共赏,春风花鸟近相忘。
丹筇赤舄随所适,昏黑犹寻甘露浆。
石桥直寺开斜阳,山僧迎客流清商。
苍崖翠壁茑萝没,琼草瑶芝云雾香。
胜地琪林欣共赏,春风花鸟近相忘。
丹筇赤舄随所适,昏黑犹寻甘露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寺庙景象。首句“石桥直寺开斜阳”以石桥与夕阳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古朴而庄严的氛围。接着,“山僧迎客流清商”则展现了僧人迎接访客的情景,流露出一种和谐与宁静的气氛。
“苍崖翠壁茑萝没,琼草瑶芝云雾香”两句,通过描写苍翠的山崖、繁茂的藤萝、琼草瑶芝以及弥漫的云雾香气,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神秘色彩的自然环境。这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景,也暗示了某种超凡脱俗的气息。
“胜地琪林欣共赏,春风花鸟近相忘”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共同欣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会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沉浸在自然的美好之中。春风、花鸟的描绘进一步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季节感。
最后,“丹筇赤舄随所适,昏黑犹寻甘露浆”则展现了诗人或访客在寺庙中的自由自在,无论是行走于红竹杖(丹筇)和赤色鞋履(赤舄)之间,还是在昏暗中仍寻找甘露之浆,都体现了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与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描绘了一座寺庙及其周边环境的静谧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征帆江北,又江南一曲、萸湾深入。
雁齿红桥疏柳巷,听唱新词犹涩。
瓜步寒潮,蒜山晚渡,几点霜鸥湿。
重阳过了,拂云石燕犹蛰。
试问姹女墟头,酒钱细数,谁把金鱼给。
别后南溪溪畔路,赋罢蛮笺争拾。
老圃观梅,轻舟载鹤,胜向花砖立。
十洲五岳,画图看满琼笈。
径草才芽,官梅已叶,花信棠梨初转。
几树珑松香雪,后庭开遍。
临绿水、似剪蓉裳,伴冷月、胜滋兰畹。
只愁他、春雨春风,一枝吹动夕阳院。
双双蝴蝶倦舞,乍入花深处,教人难辨。
点地飘廊,未数唐昌宫畔。
飞玉盏、缟袂凭携,照黄昏、晶帘都捲。
恰纤手、寒具调成,画图休便展。
别离情味,从前轻掷,今日且待如何。
好教垂杨,一枝挽住鸣珂。
可怜幔亭,别酒价真珠,不换颜酡。
凝眸处、便几年秋草,两地烟波。
好把相思打叠,这柔肠似缕,何计消磨。
马首霜浓路滑,偏我愁他。
如今鱼沉雁杳,蓦地常自在心窝。
凄凉也、便怎生忘了人呵。